[发明专利]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节点充电次序调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3337.0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贵;刘英平;张晓慧;王风茹;张国涛;孟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84/18;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传感 网络 节点 次序 调度 方法 | ||
1.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节点充电次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次序调度方法由数据传输过程和充电调度过程构成;数据传输过程,采用不均匀分簇的路由传输协议,以“轮”循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充电调度过程,将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区域划分为不同“格”,当格中节点剩余能量低于设定阈值时,将其状态信息发送给所在簇内的簇头节点,进入睡眠状态,簇头节点将此消息发送给基站,基站将该信息发送给网络中的SenCar节点,SenCar节点接收到节点的状态信息和能量补充请求消息,判断节点所在的“格”,进而依据“格”内节点状态、位置及其剩余能量,确定“格”和节点的充电优先级别,最终确定网络节点充电调度次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节点充电次序调度方法中的充电“格”划分,其步骤包括:
步骤一、以基站为中心,节点通信半径一半为半径画圆;
步骤二、以圆和直角坐标轴将网络区域划分八个部分,分别为区域1~区域8;
步骤三、将区域1~区域8以基站为中心,分别等分为二等分,即网络被划分为十六个区域,每个区域称为“格”,形成16个“格”;
步骤四、依据网络规模以及节点数量及分布,可对区域进一步划分,形成区域更小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节点充电次序调度方法中的“格”充电优先级别,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Nbtv(j)为网络中第j个“格”内低于阈值的节点数目,Ntotal(j)为网络中第j个“格”内节点总数,r为网络运行轮数,ni为第j个“格”内所有担任簇头节点在r轮时的平均轮数,D(gj,m)为第j个“格”的中心位置与SenCar节点的距离,x和y分别为网络区域的长度和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3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