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站台门与车门之间顶置式异物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2842.3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4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饶美婉;舒骆鹏;林斌;刘鑫美;何治新;毛宇丰;卢昌仪;田伦;王飞;李华;林珊;农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站台 车门 之间 顶置式 异物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站台门与车门之间顶置式异物检测系统,包括接入站台门安全回路的门控电路;所述门控电路包括对应每个站台门设有的门控设备,各个门控设备依次串联;所述门控设备包括激光扫描传感器及控制单元;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设置在站台门的上方,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的扫描范围为站台门与车门之间;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激光扫描传感器安装在混凝土顶梁下部,受限界影响小,可灵活调整探测区域,满足能探测到两门之间任何位置的要求,实现无死角立体区域防护,可检测站台门与车门之间任意直径大于8mm的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物检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站台门与车门之间顶置式异物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站台门作为轨行区与站台区的隔离设备,其在保证运营安全、节能等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如今国内各城市地铁线路已经把站台门作为必备设备广泛采用。但同时为了保证行车安全,站台门在站台的安装位置(距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应严格按照限界的要求。
按照《地铁设计规范》要求站台门的滑动门体至车辆轮廓线(未开门)之间的净距,车辆采用塞拉门时,应采用130mm+15-5;当车站采用内藏门或外挂门时,应采用100mm+15-5。目前地铁车辆普遍采用塞拉门,且由于车辆轮廓线是弧形的,而站台门体是直线的,因此车门和站台门之间的空隙值实际上不低于130mm。而对于曲线站台来说,限界将会进一步加大该距离,根据《地铁设计规范》对曲线站台的要求,相应该空隙值可达到210mm。该空隙值足以将乘客夹在车门与站台门之间,从而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目前有应用的对射方式的检测系统受限界尺寸影响无法满足该区域检测,存在检测盲区的情况,因此在该处采用不受限界尺寸影响的顶置式异物检测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站台门与车门之间顶置式异物检测系统,其能有效监测站台门与车门之间是否存在异物,减少检测盲区,提高地铁使用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站台门与车门之间顶置式异物检测系统,包括接入站台门安全回路的门控电路;所述门控电路包括对应每个站台门设有的门控设备,各个门控设备依次串联;所述门控设备包括激光扫描传感器及控制单元;
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设置在站台门的上方,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的扫描范围为站台门与车门之间;
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探测到有异物时,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将探测到异物的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则发出触发信号给到站台门安全回路,所述站台门安全回路发出禁止列车进站的信号。
作为优选,还包括作为服务器使用的监控主机,所述监控主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探测到有异物时,所述控制单元将产生信号传输给监控主机。
作为优选,还包括监控台,所述监控台设有监控显示屏,所述监控台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产生信号传输给监控主机时,所述监控主机控制所述监控显示屏上显示出检测到异物的激光扫描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监控台上包括误报按钮,所述误报按钮与所述门控电路并联并接入所述站台门安全回路;当发现激光扫描传感器误报时,启动误报按钮,所述站台门安全回路停止发出禁止列车进站的指令。
作为优选,所述监控台设置在站台的端部位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设置在站台门的后封板上且距离其上方的混凝土顶梁2.4~3m。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扫描传感器通过若干层光幕同时进行站台门与车门之间的扫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2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