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1880.7 | 申请日: | 201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2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婉平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62;F23D14/46;F23D1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采暖 热水炉 氧化物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应用时,燃气空气混合气通过燃气混合进气引射管直冲向上,当燃气空气混合气碰触燃气导流凹包时,受燃气导流凹包的障碍而使其中一部分燃气空气混合气往两边走,另一部分燃气空气混合气直上再进入混合气凹槽内,部分燃气空气混合气的直冲向上在分火孔顶部燃烧,另一小部分因受火孔分隔板障碍而产生正压,受正压的影响,部分气体从横向燃气空气混合气流出孔进入外侧燃气混合气分流槽,然后在外侧燃烧孔燃烧;燃烧器壳盖的顶部通过若干条横板分格有若干格火焰燃烧孔,燃烧后的火势火力更猛,同时大大增加火焰面积,燃烧更加充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的燃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对燃气用具的烟气排放会有不断新标准出现,尤其是对NOx的排放,现在进入欧美的燃气用具都必须具备低NOx的要求,而我国对燃气用具NOx排放要求也在2012年开始;现有的普通壁挂炉用燃烧器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NOx,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发生酸雨和危及人类的呼吸系统产生病变;在现有技术中,在负压条件下,有采用浓淡技术的低氮氧化物的燃烧器,此类燃烧器包括引射管和头部分配器,引射管的一端的燃气入口与燃气喷嘴相连,燃气入口的四周是一次空气口的引入部分,引射管的另一端与头部分配器的头部分配器入口相通,该燃烧器上方可出现两种燃烧状况的火焰,淡火焰可帮助浓火焰进行第二次燃烧从而能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但是该燃烧器的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浓燃气与淡燃气的比例难以调节,还一种采用水冷燃烧技术低氮氧化物的燃烧器,其一个燃烧器采用两个引射管的技术增大一次空气,燃烧火孔采用排孔的方式,燃烧器本体用铜或铝导热系数大的金属制造,燃烧器本体通有冷水管,通过冷水冷却降低燃烧器本体的温度及混合气的温度,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的目的,但其使用较多的紫铜等价格较高的金属,成本较高,体积较大,制造相对复杂,同时其由于采用平板冲孔的燃烧器火孔,燃烧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在负压条件下能有效地降低燃烧产物的氮氧化物,燃烧稳定性较好,同时结构相对简单,结构较紧凑,生产成本较低,也不使用较难调试的浓淡燃烧技术的燃气采暖热水炉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包括燃气混合壳体(1)、火孔格栅(2)、燃烧器壳盖(3);所述燃气混合壳体(1)上设有若干根燃气混合进气引射管(11),燃气混合进气引射管(11)的底端设有燃气引射口(111);所述燃气混合壳体(1)的顶部设有燃气混合凹槽(12),燃气混合凹槽(12)与燃气混合进气引射管(11)相通;所述燃气混合壳体(1)的上段部前、后壳壁上设有凸筋(13),凸筋(13)与燃气混合壳体(1)的顶部板尾之间形成有一台阶(131);所述燃气混合壳体(1)的顶部板尾前、后壳壁上设有若干个横向燃气流出孔(14);所述火孔格栅(2)固定在燃气混合凹槽(12)槽口上,火孔格栅(2)的宽度大于燃气混合凹槽(12)的槽口宽度,格栅体的前、后外侧延伸至台阶(131)的上方;所述燃烧器壳盖(3)的底部设有长条形卡扣口(31)、内部设有凹入式的火孔格栅容纳腔(32)、顶部设有火焰燃烧孔(33),火焰燃烧孔(33)、火孔格栅容纳腔(32)、长条形卡扣口(31)垂直相通,燃烧器壳盖(3)通过长条形卡扣口(31)盖合在燃气混合壳体(1)的外壁上,盖合后,火孔格栅(2)布置在火孔格栅容纳腔(32)内,火孔格栅(2)的火孔布置在火焰燃烧孔(33)口处,凸筋(13)外壁与燃烧器壳盖(3)的内壁接触卡合,燃烧器壳盖(3)的前、后内壁卡合在凸筋(13)上,燃烧器壳盖(3)的前、后内壁通过凸筋(13)与燃气混合壳体(1)的顶部板尾之间形成有外侧燃气混合气分流槽(132),外侧燃气混合气分流槽(132)与火焰燃烧孔(33)相通;所述外侧燃气混合气分流槽(132)通过横向燃气流出孔(14)与燃气混合凹槽(12)相通,进气时,部分燃气混合气从横向燃气流出孔(14)进入外侧燃气混合气分流槽(1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婉平,未经黄婉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1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门窗用密封条橡胶挤出模具
- 下一篇:可粗调式微调结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