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复用和数据解析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1366.3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7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向高;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解析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复用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数据信号,所述CSI‑RS用于进行信道状态测量或波束质量测量;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CSI‑RS复用指示信息,所述CSI‑RS复用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向终端传输的所述数据信号是否与所述CSI‑RS频分复用。本申请实施例利用CSI‑RS复用指示信息来指示CSI‑RS是否与数据信道进行复用,从而使得CSI‑RS与数据信道的复用变成可能,并且终端根据该CSI‑RS复用指示信息,可以正确解析用户数据,大幅提高了终端的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复用和解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需求的增长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通信系统相对于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将会采用更高的载波频率,如39GHz等,以实现更大带宽、更高传输速率的无线通信。
由于载波频率大幅提高,载波波长变短,无线信号的衍射、散射能力下降,使其在空间传播过程中经历更加严重的衰落,进而使得基站的覆盖能力受限,甚至在接收端难以检测到发射的无线信号。为此,未来的通信系统将采用波束赋形(beamforming)技术来获得具有良好方向性的波束,以提高在发射方向上的功率,从而改善接收端的信干噪比(Signal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为了增加覆盖范围和控制天线阵列成本,混合波束赋形(Hybrid beamforming)成为一种选择,它同时包含了基带的数字波束赋形(Digital beamforming)和射频端的模拟波束赋形(Analog beamforming)。
如图1所示,当基站在进行波束扫描时,正在扫描的波束可能无法覆盖终端。相反,如果基站没有进行波束扫描,服务于终端的波束会指向终端,在该波束中可以发送的CSI-RS用于CSI测量。
发明人在创造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CSI-RS在承担CSI测量的功能的时候资源利用率极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复用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复用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数据信号,该CSI-RS用于进行信道状态测量或波束质量测量;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CSI-RS复用指示信息,所述CSI-RS复用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向终端传输的所述数据信号是否与所述CSI-RS进行了频分复用;
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侧设备的CSI-RS复用指示信息之后,根据该CSI-RS复用指示信息,在该CSI-RS复用指示信息指示的与数据信号进行了频分复用的CSI-RS所在OFDM符号上解析所述数据信号。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L1/L2/L3信令承载所述CSI-RS复用指示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其中,所述的L1信令可以为DCI信令,所述L2信令可以为MAC CE信令,所述L3信令可以为RRC信令。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CSI-RS复用指示信息来指示CSI-RS是否与数据信道进行复用,从而使得CSI-RS与数据信道的复用变成可能,并且终端根据该CSI-RS复用指示信息,可以正确解析用户数据,大幅提高了终端的资源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可以是一种基站,也可以是一种控制节点。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向终端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数据信号,所述CSI-RS用于进行信道状态测量或波束质量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1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