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1232.1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6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宇煊;张传健;陈亮;邹新国;高伟;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2 | 分类号: | C02F11/122;C02F11/14;C02F11/13;C02F11/10;C10B53/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处理 系统 工艺 | ||
1.一种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污泥处理系统:
包括污泥浓缩池(1)、污泥调理池(2)、高压机械板框压滤机(3)、污泥干燥炉(4)、污泥炭化炉(5)、生物炭冷却设备(6)、调理剂加药系统(7)、焚烧热风炉(8)、尾气净化塔(9)、尾气风机(10)、贮气罐(11)和油水分离器(12);
所述的污泥浓缩池(1)的污泥出口与污泥调理池(2)的污泥进口通过管道相连;调理剂加药系统(7)的加药出口与污泥调理池(2)的加药口通过管道相连;污泥调理池(2)的污泥出口与高压机械板框压滤机(3)的入口通过管道相连;高压机械板框压滤机(3)的污泥出口与污泥干燥炉(4)的污泥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污泥干燥炉(4)的污泥出口与污泥炭化炉(5)的污泥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污泥炭化炉(5)的生物炭出口与生物炭冷却设备(6)通过管道相连;
焚烧热风炉(8)的烟气出口与污泥炭化炉(5)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
污泥炭化炉(5)的出气口与污泥干燥炉(4)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
污泥干燥炉(4)的出气口与尾气净化塔(9)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
尾气净化塔(9)的可燃气体出口与尾气风机(10)的进风口通过管道相连;尾气风机(10)的出风口与贮气罐(11)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贮气罐(11)的出气口与焚烧热风炉(8)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
尾气净化塔(9)的含油废水出口与油水分离器(12)的进水口通过管道相连;油水分离器(12)的废油出口与焚烧热风炉(8)的进油口通过管道相连;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污水处理厂在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1)中稳定泥质泥量并使其含水率达到98%~99%,之后污泥进入污泥调理池(2),通过调理剂加药系统(7)投加调理剂至污泥絮体和污泥细胞膜发生破壁效果;
步骤(2),将经步骤(1)调理得到的污泥进入高压机械板框压滤机(3)压滤至含水率降低至55%~60%,得到脱水污泥;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脱水污泥送入污泥干燥炉(4)中,利用污泥炭化炉(5)输送来的温度为359℃~400℃的低温烟气进行干燥,干燥至污泥含水量为10%以下;
步骤(4),经步骤(3)干燥的污泥进入污泥炭化炉(5)中,通过焚烧热风炉(8)输送来的温度为700℃~800℃高温烟气进行热解,将经步骤(3)干燥的污泥热解成尾气和生物炭;
步骤(5),步骤(4)得到的生物炭进入生物炭冷却设备(6)中进行冷却,冷却至40℃~50℃;冷却后的生物炭装袋运出进行综合利用;
步骤(6),污泥干燥炉(4)中产生的尾气进入尾气净化塔(9)中,采用湿法脱酸的方法进行尾气净化,得到可燃气体和含油废水;
步骤(7),步骤(6)得到的可燃气体通过尾气风机(10)进入贮气罐(11)中,之后供给至焚烧热风炉(8)进行焚烧;步骤(6)得到的含油废水通过油水分离器(12)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废油送入焚烧热风炉(8)进行焚烧处理,废水则排到污水厂进行处理;
所述的生物炭冷却设备(6)采用冷却循环水与生物炭进行热交换来冷却;
所述的调理剂为聚丙烯酰胺和粉煤灰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12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