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0593.4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天野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致动器 | ||
1.一种电磁致动器,包括:
输出销(60),其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被构造为能够沿所述输出销(60)的轴向前后移动;
后板(44),其由软磁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接收所述输出销(60)的近端部(61)的后插入孔(441),其中所述输出销(60)插入穿过所述后插入孔(441),并由所述后插入孔(441)以此方式保持以使得所述输出销(60)的近端面(611)从所述后插入孔(441)露出,并且所述后板(44)能够与所述输出销(60)一起移动;
永磁体(40),其被成形为板状,并且在所述后板(44)的一侧接合至所述后板(44),其中所述输出销(60)的远端部(64)设置在所述后板(44)的所述一侧,其中所述永磁体(40)被磁化以使得所述永磁体(40)的沿所述轴向彼此相反的两端分别具有不同的极性;
前板(45),其由软磁材料制成,并且在所述永磁体(40)的一侧接合至所述永磁体(40),其中所述输出销(60)的所述远端部(64)设置在所述永磁体(40)的所述一侧;
定子(32),其由软磁材料制成并且设置在所述后板(44)的另一侧,所述输出销(60)的所述近端部(61)设置在所述另一侧;和
线圈(31),当所述线圈(31)通电时,所述线圈(31)产生磁场,所述磁场的方向与所述永磁体(40)的磁场方向相反,以在所述定子(32)和所述永磁体(40)之间产生排斥力,其中
短路限制部(21,25)设置在所述输出销(60)的外周面(612)和所述前板(45)的内周面(452)之间,以使得所述短路限制部(21,25)限制所述永磁体(40)的磁极之间的磁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所述短路限制部(21)为形成在所述输出销(60)的所述外周面(612)和所述前板(45)的所述内周面(452)之间的第一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第二间隙(22)形成在所述输出销(60)的所述外周面(612)和所述永磁体(40)的内周面(402)之间,以限制所述永磁体(40)的所述磁极之间的所述磁短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非磁性部件(123,124)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或所述第二间隙(22)的至少一部分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进一步包括磁轭(35),其被成形为管状并由软磁材料制成,其中:
所述磁轭(35)具有与所述前板(45)的外周面(453)相对的内周面(351);
所述磁轭(35)形成延伸穿过所述定子(32)和所述前板(45)的磁路;
第三间隙(23)形成在所述前板(45)的所述外周面(453)和所述磁轭(35)的所述内周面(351)之间;以及
沿径向方向测量的所述第一间隙的延伸量(G1)大于沿所述径向方向测量的所述第三间隙(23)的延伸量(G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沿所述径向方向测量的所述第二间隙(22)的延伸量(G2)大于沿所述径向方向测量的所述第三间隙(23)的延伸量(G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非磁性保持体(231-233)设置在:
所述第三间隙(23)的至少一部分中;
所述后板(44)的外周面(442)和所述磁轭(35)的所述内周面(351)之间的位置;或者
所述永磁体(40)的外周面(403)和所述磁轭(35)的所述内周面(351)之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中所述短路限制部(25)为形成在一投影范围(Af)内的第一凹槽,所述投影范围(Af)通过将所述前板(45)的所述内周面(452)沿径向方向投影在所述输出销(60)的外周面(612)上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5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滚子遮阳帘的动力辅助模块
- 下一篇: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