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8793.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0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奇;吴磊;万党水;侯进森;刘备备;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 ||
一种胶接工装,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放置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第一工装面;所述第二基座具有第二工装面,所述第一工装面和第二工装面平行设置并面向同一侧;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中的至少一个基座的高度可调,以改变所述第一工装面和所述第二工装面之间的距离。利用本技术方案的胶接工装,可以预先控制试板之间的间隙,主动控制胶接过程中的胶接厚度,实现精确控制胶接厚度的目的,可以提升胶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接工装。
背景技术
胶接是利用胶黏剂在两个胶接件之间的连接面上产生机械结合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合力而使两个胶接件连接起来的工艺方法。胶接技术与传统机械连接方法如焊接、铆接、螺接等相比,具有适用范围广、不受材料种类及几何形状影响的优点,有利于结构的轻量化,在工业生产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两个胶接件之间的胶接强度与胶接厚度具有紧密关系,胶接厚度是指两个胶接件之间的胶层的厚度,因此在胶接工艺中需要对胶接厚度进行控制。在现有一种技术方案中,可以在两个胶接件之间设置玻璃珠来控制胶层的厚度。但是,当胶层较厚时,采用玻璃珠的方法会造成胶层中存在气泡而影响胶接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现有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把两个胶接件粘接固化好之后再对胶层进行测量,以判断本次胶接厚度是否合适并根据测量结果控制下一次胶接过程中胶黏剂的量。但是,这种技术方案效率低,而且胶接厚度无法实现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精确控制胶接工艺中的胶接厚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胶接工装,包括:
沿第一方向并列放置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
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第一工装面;
所述第二基座具有第二工装面,所述第一工装面和第二工装面平行设置并面向同一侧;
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设于底座上,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中的至少一个基座相对于所述底座高度可调,以在胶接过程中通过改变所述第一工装面和所述第二工装面之间的距离控制胶接厚度;
所述第一工装面和第二工装面均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适于容纳胶接件;
所述定位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过所在基座的侧壁,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工装面的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工装面和第二工装面的所述定位槽的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对准;
所述第一工装面和第二工装面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槽,每个基座上的定位槽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工装面上的至少两个所述定位槽与第二工装面上的定位槽一一对应,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槽在所述同一平面上的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对准;
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来调节所述至少一个基座的高度;
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适于分别固定两胶接件于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适于在胶接时对胶黏剂进行加热。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的底座部分的上表面设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用来接收胶接过程中的落下的胶黏剂。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带有蜗轮的蜗轮轴及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垂直于所述上表面并与所述至少一个基座固定连接;所述蜗轮轴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蜗杆沿轴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容纳槽,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8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清洗的磨料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半球形罩体加工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