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8349.4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3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儿玉晋司;山本寿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02;H01R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连接器(1)具备:汇流条(7),其具有多个接触部(3)和将该多个接触部(3)一体地连结的连结部(5);第1壳体(1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将汇流条(7)的连结部(5)压入在内部且在内部配置多个接触部(3)的第1嵌合部(11);多个端子(17),其分别具有与汇流条(7)的接触部(3)接触的被接触部(15);以及第2壳体(2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第2嵌合部(19)和多个端子收容室(21),该第2嵌合部(19)能够与第1壳体(13)的第1嵌合部(11)嵌合,该多个端子收容室(21)设置在该第2嵌合部(19)的内部并分别收容多个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与端子收容室(21)的内壁的间隙(C)被设定为因汇流条(7)与第2壳体(23)的热冲击的差而引起的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的移动量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已知如下的连接器,具备:汇流条,其具有并排配置的多个接触部和将该多个接触部一体地连结的连结部;以及第1壳体,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作为第1嵌合部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的内部压入有设置在该汇流条的连结部的卡止部,并在该开口部的内部配置多个接触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中,除了上述部件外,还具备:多个端子,其分别具有与被第1壳体收容的汇流条的接触部接触的被接触部;第2嵌合部,其能够与第1壳体的开口部嵌合;以及第2壳体,其由合成树脂构成,设在该第2嵌合部的内部,且分别收容有多个端子。
而且,通过使第1壳体的开口部与第2壳体的第2嵌合部嵌合,从而接触部与被接触部接触,汇流条与多个端子电气地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73938号公报(JPH07-073938A)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中,在第1壳体的第1嵌合部与第2壳体的第2嵌合部已嵌合的状态下,显著的温度变化等有可能使各部件受到热冲击。
一旦受到该热冲击,汇流条的多个接触部追随汇流条的连结部的热膨胀或热收缩而在第1壳体的第1嵌合部内移动,多个端子的被接触部追随第2壳体的端子收容室的热膨胀或热收缩而在第2壳体的第2嵌合部内移动。
然而,汇流条和第2壳体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因此各自固有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热膨胀或热收缩的量产生不同,汇流条的接触部与端子的被接触部的移动量产生差异。如果反复发生这样的移动量产生差异的热冲击,则接触部与被接触部之间发生磨损,电阻有可能上升。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抑制因热冲击而导致的汇流条的接触部与端子的被接触部之间的电阻上升。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具备:汇流条,其具备并排地配置的多个接触部和将该多个接触部一体地连结的连连结部;第1壳体,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备将汇流条的连结部压入在内部并在内部配置有多个接触部的第1嵌合部;多个端子,其分别具备与汇流条的接触部的接触的被接触部;以及第2壳体,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备第2嵌合部和多个端子收容室,该第2嵌合部能够与第1壳体的第1嵌合部嵌合该多个端子收容室并排地设置在第2嵌合部的内部且分别收容多个端子的被接触部。端子的被接触部与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间隙被设定为因汇流条与第2壳体的热冲击的差而引起的端子的被接触部的移动量以上。
由于端子的被接触部与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间隙被设定为因汇流条与第2壳体的热冲击的差而引起的端子的被接触部的移动量以上,因此,即使热冲击使汇流条和第2壳体发生热膨胀或热收缩,由于端子的被接触部与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间隙,端子收容室的内壁与端子的被接触部不会接触,端子收容室内的端子的被接触部的配置位置不会发生变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8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