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5932.X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7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杜光龙;李德建;张永平;刘劲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B7/06;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质量信息 终端设备 上报 多用户调度 天线端口 网络设备 系统吞吐量 占用 发送 发射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除了上报最优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外,还上报与最优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由于终端设备仅需要上报部分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占用的上报资源较少,避免由于终端设备占用过多的上报资源导致系统吞吐量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5G标准将使用毫米波频段进行通信,毫米波频段属于高频通信频段,传播损耗非常大,因此一种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信号传输机制被采用,以通过较大的天线增益来补偿信号传播过程中的上述损耗。在基于波束赋形技术进行信号传输的通信系统中,收发双方各自集成有一组模拟加权向量集合,即波束码本。波束码本中的每一个模拟加权向量都对应一个唯一的空间指向性波束。在通信前,收发双方通过波束训练从波束码本中选取合适的模拟加权向量,此后收发双方分别使用选取的模拟加权向量对应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进行通信。
另外,在基于波束赋形技术进行信号传输的通信系统中,阵列天线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网络设备侧的阵列天线通常具有多个天线端口,因此网络设备具有同一时刻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的能力。为了充分利用资源,网络设备可以利用不同的天线端口为不同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地址码资源,即进行多用户下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 user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U-MIMO)调度。在进行MU-MIMO调度的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利用阵列天线形成的指向性波束来抑制波束的旁瓣辐射,降低不同终端设备间的干扰。然而,由于组成阵列天线的器件并非完全理想,以及实际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的影响,导致波束的旁瓣辐射无法完全消除,进而影响MU-MIMO调度时的系统吞吐量。
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的一种方案中,波束训练结束后,终端设备上报全部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选择合适的终端设备进行MU-MIMO调度。但是,由于大规模的阵列天线所能支持的波束数量很大,终端设备上报全部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导致终端设备占用的上报资源过多,进而降低系统吞吐量。
在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方案中,波束训练结束后,终端设备上报一个或多个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在进行MU-MIMO调度时,使用数字预编码抑制波束的旁瓣辐射。但是在实施数字预编码前,为了实现数字预编码的测量和反馈,需要提供额外的信令开销。其中,由于阵列天线的使用,使得MU-MIMO调度变得极为频繁,导致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变得极为可观,进而降低系统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基于全部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或最优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MU-MIMO调度,导致系统吞吐量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59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