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5216.1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忠;童小忠;谢尉扬;刘春红;朱朝阳;刘绍强;朱松强;胡松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循环 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方法,包括依序进行的以下步骤:
a.冷却,换热系统(1)送出的循环水通过管路送往冷却塔(2)中进行冷却处理;
b.电解,冷却后的循环水通过管路送往电解池(3)进行电解处理;
c.澄清,电解后的循环水通过管路送往澄清池(4)进行澄清处理;
d.存储,澄清后的循环水通过管路送往循环泵前池(5)存储;
e.泵压,存储的循环水通过管路吸入循环泵(6)后送回换热系统(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a)步骤中冷却后的循环水通过管路同时送往电解池(3)和循环泵前池(5)。
3.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却塔(2)和循环泵(6),所述冷却塔(2)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换热系统(1)的出水口,循环泵(6)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换热系统(1)的进水口,其特征是所述系统还包括电解池(3)和澄清池(4),所述冷却塔(2)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电解池(3)的进水口,电解池(3)中设有接直流电的电解装置,电解池(3)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澄清池(4)的进水口,澄清池(4)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循环泵(6)的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设于电解池(3)固定的机架(7),所述机架(7)上设有由动力源驱动的转轴(8),转轴(8)上沿轴向套置固定若干转盘(9)且转盘为阴极,相邻转盘(9)之间设有和转轴(8)间隙配合的电极板(11)作为阳极,所述电极板(10)和机架(7)固定,机架(7)上安装有和转盘(9)相配的刮刀(10),所述刮刀(10)的刀刃和转盘(9)表面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刮刀(10)的刀刃和转盘(9)表面间隙在1mm~3mm,并且所述刀刃和转盘(9)表面间隙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机架(7)上在对应转盘(9)正反两面位置都设有刮刀(10),所述刮刀(10)自转盘(9)外缘位置沿径向朝转盘(9)中心延伸且刮刀(10)长度与转盘(9)半径相配。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澄清池(4)连接循环泵(6)的管路上接有循环泵前池(5),循环泵前池(5)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澄清池(4)的出水口,循环泵前池(5)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循环泵(6)的进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塔(2)通过管路连接循环泵前池(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52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漆原料分散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尘气体回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