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近重要结构长条形基坑预留土体分隔分区开挖施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4782.0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科;王利民;许世雄;唐永福;林建军;左其和;崔江余;李嘉冀;张国立;黄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重要结构 邻近 长条形 施工 预留 开挖 土体 小坑 分隔 分区 建筑工程技术 独立设置 施工结构 支护 反力 放坡 部署 安全 保证 | ||
1.一种邻近重要结构长条形基坑预留土体分隔分区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长条形基坑和重要结构;
所述重要结构为已经存在,已正常运营,位于拟开挖长条形基坑短边侧,需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重点保护的结构;
所述长条形基坑为基坑长边与短边长度比例大于3的基坑,短边方向紧邻重要结构,可划分为独立小分坑、预留土体区和其他分区三大区域;
所述独立小分坑为长条形基坑紧邻重要结构侧,利用围护结构独立划分,要求保证率先开挖施工的小型基坑;
所述预留土体区为在独立小分坑相邻基坑留置的坡顶宽度1~2倍基坑开挖深度,为简易的预留土体放坡支护的土台;
所述其他分区为由预留土体分隔,远离重要结构和独立小分坑的区域;
所述其他分区内设置坑中坑,所述坑中坑是位于其他分区正中央位置且面积小于其他分区的深坑,主要由围护桩与底板构成;
所述长条形基坑周围为基坑围护结构,所述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基坑围护连续墙和基坑围护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重要结构长条形基坑预留土体分隔分区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土体放坡支护为采用如土钉墙放坡支护等较经济的支护形式能够保证预留土坡体稳定的支护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邻近重要结构长条形基坑预留土体分隔分区开挖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场地整平,完成长条形基坑分区施工划分,邻近重要结构设置独立小分坑,相邻分区预留一定宽度土体,与独立小分坑由分坑桩分隔,剩余区域为其他分区;
第二步:在地面完成基坑围护结构施工;
第三步:除预留土体区外,其他所有分区同时开挖施工,优先保证邻近重要结构的独立小分坑施工进度;
第四步:待独立小分坑区域主体结构出±0.00后,开挖预留土体区,同时从预留土体区内向邻近重要结构内植入锚杆二;
第五步:预留土体区施工至基底,自下而上施工主体结构时,根据数值模拟与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可适当取消结构与分坑桩之间水平换撑;
第六步:分坑桩两侧结构完成±0.00以下结构施工后,自上而下拆除分坑桩;
第七步:如第五步结构换撑取消施做,则分坑桩可自上而下一次性拆除至基底;
第八步:如分坑桩自上而下一次性拆除至基底,则后浇带可自下而上依次封闭,分坑桩两侧结构连通为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47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自动安装设备
- 下一篇: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