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亚麻籽油中苦味物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3679.4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石平;余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石平;余继刚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C11B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亚麻 籽油中 苦味 物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亚麻籽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亚麻籽油中苦味物质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冬化:将亚麻籽原油放在‑5‑10℃的环境下冬化3‑24h,过滤;(2)切向流膜分离:将过滤液用切向流膜分离技术进一步纯化;(3)柱色谱纯化:以亚麻籽油为流动相,色谱填料为固定相,进行柱色谱纯化,最终获得高品质亚麻籽油。本发明还包括柱色谱纯化后柱填料的再生利用,柱填料再生时残余亚麻籽油的回收再利用,填料再生剂的回收再利用。本发明加工步骤简单,绿色健康,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最终获得的亚麻籽油无苦味且保留了其主要营养成分,馨香味增强,大大提高了亚麻籽油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亚麻籽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亚麻籽油中苦味物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亚麻 (
长期以来,食用亚麻籽油生产和消费主要局限于胡麻主产区,是当地人们日常饮食的主要食用植物油,由于其商品化程度低,绝大部分小规模加工,就地压榨就地消费,加工设施因陋就简,对压榨亚麻籽油采取如过滤、沉降等简单精炼甚至不精炼。这样的产品长期食用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风险,因为亚麻籽中含有具有苦味的生氰糖苷类有毒物质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苦味环肽类物质,这些苦味物质还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亚麻籽油本身的馨香味。
生氰糖苷(Cyanogenetic glycosides)亦称氰苷、氰醇苷, 是由氰醇衍生物的羟基和D-葡萄糖缩合形成的糖苷,除了存在于亚麻籽中外,还存在于木薯、苦杏仁、枇杷、高粱、部分品种的红景天等上千种植物中。生氰糖苷本身不呈现毒性,但含有生氰糖苷的植物被动物采食、咀嚼后,植物组织的结构遭到破坏,生氰糖苷与原本存在于不同部位的β-葡萄糖苷酶、α-羟腈酶接触,降解生氰糖苷生成并释放出有毒的氰化氢。亚麻籽中生氰糖苷主要有二糖苷(Bioside)和单糖苷(Monoglycoside)。二糖苷为β-龙胆二糖丙酮氰醇(Linustatin, LN) 和 β-龙胆二糖甲乙酮氰醇(Neolinustatin, NN);单糖苷为亚麻苦苷(Linamarin)和百脉根苷(Lotaustralin), 其中二糖苷含量较多,单糖苷含量较少[胡增民.亚麻籽油将成高端油脂“新贵”.粮油市场报,2014; 张海满,刘福祯. ALA 的功能、资源及生产方法.中国油脂,2000;25(6):192-194]。
亚麻苦苷 百脉根苷
β-龙胆二糖丙酮氰醇 β-龙胆二糖甲乙酮氰醇
亚麻籽中的4种主要生氰糖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石平;余继刚,未经李石平;余继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