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料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3637.0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俞金海;王宇;肖政;魏冬苓;齐阳;魏泉源;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源创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李雪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料腔 输送装置 物料处理装置 分拣装置 分拣 集料装置 进料口 排料口 垃圾处理设备 处理效率 回收利用 集料 减小 室内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包括:集料装置(10),该集料装置包括集料腔室(102),该集料腔室具有位于顶部的进料口(1022)和位于端部的排料口(1024);输送装置(20),该输送装置安装在集料腔室(102)的底部且延伸至排料口(1024);和分拣装置(30),该分拣装置在集料腔室(102)的内部且位于输送装置(20)与进料口(1022)之间。本发明的物料处理装置将集料、分拣、输送等工序集成在一套设备中进行,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在集料腔室内部将分拣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上方,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方便分拣人员分拣,可最大限度回收利用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物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伴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起草了《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垃圾分类处理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在现有的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中,集料、分拣、输送和计量往往是分步进行的,花费时间多,处理效率低,设备占地面积较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成本,且受场地和设备限制,垃圾分拣不彻底,导致资源无法最大限度回收利用,从而造成浪费。
因此,存在设计一种垃圾处理效率高且设备占地面积较小的物料处理装置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处理装置,该装置垃圾处理效率高且设备占地面积较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包括:集料装置,该集料装置包括集料腔室,该集料腔室具有位于顶部的进料口和位于端部的排料口;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集料腔室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排料口;和分拣装置,该分拣装置在所述集料腔室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进料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分拣装置为伸缩型平台,所述伸缩型平台由多个平台组成,且每一所述平台之间通过滚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型平台沿所述输送装置的延伸方向安装在所述集料腔室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物料处理装置包括称重装置,所述集料装置由所述称重装置承载,且所述称重装置与终端相连,所述终端用于记录所述称重装置反馈的物料的数据信息。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器;和双螺旋推动器,该双螺旋推动器与所述减速器相连且延伸至所述排料口。
优选地,所述集料腔室朝向所述双螺旋推动器的方向渐缩。
优选地,所述集料装置包括:盖板组件,该盖板组件包括能够盖合所述进料口用于对所述集料腔室进行密封的盖板。
优选地,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立柱,该立柱安装在所述集料腔室上;液压支架,该液压支架与所述盖板和所述立柱相连;和液压泵,该液压泵与所述液压支架电连接,以驱动所述液压支架带动所述盖板与所述进料口盖合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物料处理装置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集料腔室的外部,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液压泵的开关结构相连,用于控制液压泵驱动所述液压支架带动所述盖板与所述进料口盖合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物料处理装置包括负压吸排装置,所述负压吸排装置与所述集料腔室连通,用于对所述集料腔室进行吸气操作。
优选地,所述物料处理装置包括清洗管道,该清洗管道安装在所述盖板的下方且所述清洗管道上设置有喷水孔,所述清洗管道与高压供水系统连通,用于对所述集料腔室流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源创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源创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