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板材加工设备的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3434.1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8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秦有军;许一鸣;张海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南木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7/00 | 分类号: | H01H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2581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板材 加工 设备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板材加工设备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对于板材的加工已经机械化,通过板材加工设备上的切割刀片进行高速旋转从而将板材进行切割变形,其切割刀片裸露在外,当加工完毕时需要将板材切割设备关闭,以防止非工作人员或者小孩误开启,从而导致切割刀片将人划伤,现有的板材加工设备的开关都是可以直接进行手动拨动开启的,这样开启方便,但是当有小孩不小心碰到或者误开启,会使板材加工设备启动,从而使板材加工设备上面的切割刀片启动旋转,小孩不注意会被刀片划伤,从而产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板材加工设备的开关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板材加工设备的开关装置,包括用于给板材加工设备输电的开关座以及用于开启板材加工设备且与所述开关座相配合的开关头,所述开关头左端面上部设置有前后同等的两个电连杆,所述电连杆包括右侧的绝缘部和左侧的接电部,所述开关头左端面下部设置有前后同等的两个推动杆,所述开关头的外周设置有凹入手持部,所述凹入手持部用以方便工作人员握拿所述开关头;所述开关座中设置有前后同等的两个空仓,每个空仓中固定安装有卡位条,所述卡位条将所述空仓分开成左端的滑接槽和右端的活动槽,所述卡位条中设置有联通所述滑接槽和活动槽的联通槽,所述滑接槽上部可移动地安装有电连端部,所述滑接槽下部可移动地安装有顶升端部,所述电连端部中设置有入口面朝活动槽的电连槽,所述电连槽中安装有电连弹块,所述电连端部下端还设置有电连凸头,所述电连凸头通过设置在所述电连端部中的电连线与所述电连弹块连接,所述顶升端部中设置有入口面朝活动槽的沉槽,所述顶升端部与电连端部相向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连凸头相配合的给电槽,所述电连端部右端面下端下倾设置有上推滑臂,所述顶升端部右端面上倾设置有下推滑臂,所述上推滑臂和下推滑臂均穿过所述联通槽并与所述活动槽右端壁相抵接,所述上推滑臂和下推滑臂分别与电连端部和顶升端部连接,且所述上推滑臂和下推滑臂右端均设置有前后同等的凸部,所述凸部安装在设置于所述活动槽前后端壁中的导引槽中,所述开关座右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电连杆相配合的推入孔和与推动杆相配合的插接孔,所述电连端部与所述滑接槽顶壁之间安装有上拉力弹簧,所述顶升端部与所述滑接槽底壁之间安装有下拉力弹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入孔和插接孔联通活动槽和外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引槽位于所述推入孔和插接孔之间,从而在所述电连杆和推动杆推入时可分别与所述上推滑臂和下推滑臂相抵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上拉力弹簧和下拉力弹簧可分别将电连端部和顶升端部拉向上部和下部,从而可使电连端部和顶升端部分离,因此电连弹块不带电,此时如果儿童使用金属棒或者钥匙仅推入到推入孔中时,电连凸头不会相接到给电槽,故电连弹块不会带电,不具有危险性;
2.在需要启动板材加工设备时,将电连杆和推动杆分别推入推入孔和插接孔中,并将上推滑臂和下推滑臂向中间靠拢,在电连杆和推动杆分别相接到电连槽和沉槽时,电连凸头与给电槽接合,从而可将市电导向至电连杆,因此可启动板材加工设备,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3.在接电时,由于电连杆和推动杆在上拉力弹簧和下拉力弹簧的弹性拉力作用下,可增大电连杆和推动杆的摩擦力,从而可使板材加工设备的接电状态稳定;
4.拉出开关头后,电连端部和顶升端部又会恢复到初始状态,其结构紧凑、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板材加工设备的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开关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箭头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开关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南木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南木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