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内饰用高耐热IMD油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1166.X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金桥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2 | 分类号: | C09D11/102;C09D11/104;C09D11/106;C09D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内饰用高 耐热 imd 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IMD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IMD技术属于注塑表面材料应用技术,是集丝网印刷、成型和注塑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内装饰技术。中国90年代引入国内,首先应用在家电行业控制面板方面,电子产品方面首先由摩托罗拉应用于手机翻盖上,随后快速发展。IMD技术是一种可同步完成部件注塑和产品表面装饰的模内装饰技术,它将传统的注塑成型技术与后加工技术相结合,集装饰性和功能性于一身。其过程为首先在透明基材上进行印刷,接着对其表面进行成型处理,然后经过剪切后放置到注塑模具内生产。色彩在模内注塑时一次成型、减少了注塑的后续加工工序,另外IMD立体成型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图文色彩在塑料夹层中,增加了产品的耐磨损及抗腐蚀性,色彩可保持长期亮丽,印刷图案随时变更而无须更换模具。
IMD技术拥有清晰度高、立体感好、表面耐划伤、可随意更改设计造型图案、增强产品美观外型、体现完美异型结构的优势。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对IMD油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国内现有的IMD油墨在附着力、耐高温、柔韧性等方面与实际需要逐渐产生差距,另外目前IMD油墨在使用时也经常发生注塑时油墨被冲散、片材与油墨易分离、打凸时油墨断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耐高温、附着力好、柔韧性好的IMD油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IMD油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汽车内饰用高耐热IMD油墨,它包括树脂组分和固化剂组分,其中树脂组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聚碳酸酯10~30份,PC/ABS5~15份,德固赛L-952聚酯树脂1~5份,消泡剂0.5~5份,流平剂0.5~5份,分散剂0.5~5份,填料2~10份,附着力促进剂0.1~1份,钛白粉5~15份,环已酮2~10份,丙二醇乙醚2~10份,异佛尔酮10~20份,二价酸酯5~10份。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树脂组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聚碳酸酯15~25份,PC/ABS5~10份,德固赛L-952聚酯树脂1~3份,消泡剂0.5~2份,流平剂0.5~2份,分散剂0.5~2份,填料3~8份,附着力促进剂0.2~0.8份,钛白粉5~15份,环已酮2~8份,丙二醇乙醚2~8份,异佛尔酮12~18份,二价酸酯5~10份。
在一种更优选方案中,树脂组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聚碳酸酯18~22份,PC/ABS6~10份,德固赛L-952聚酯树脂1~3份,消泡剂0.5~1.5份,流平剂0.5~1.5份,分散剂0.5~1.5份,填料4~6份,附着力促进剂0.3~0.7份,钛白粉8~12份,环已酮3~6份,丙二醇乙醚3~6份,异佛尔酮13~16份,二价酸酯6~9份。
本发明中,固化剂组分由1,6己二异氰酸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制得,进一步的,由70%的1,6己二异氰酸酯和30%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制得。
本发明中,树脂组分与固化剂组分的质量比为4~10:1,优选8~10:1。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选自I.EXAN聚碳酸酯树脂或沙伯基础920A-116聚碳酸酯树脂。
本发明的PC/ABS选自拜耳Bayblend 2953或基础创新塑料MC8800。
本发明的消泡剂选自surfynol MD 20、Surfynol 104E、Tego 825、BYK 020或BYK028消泡剂。
本发明的流平剂选自BYK333、BYK361、Glide 432、Flow 300或Efka 3600流平剂。
本发明的分散剂选自EFKA4560或SN 5040分散剂。
本发明的填料选自高岭土、膨润土、滑石粉、硫酸钡、消光粉、钛白粉、方解石粉、硅灰石、白云石粉、透明粉或碳酸钙。
本发明的附着力促进剂选自三友 SY-5620或艳扬TM-5型号附着力促进剂。
一种本发明的IMD油墨的制备方法:先将环已酮、丙二醇乙醚、异佛尔酮和二价酸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聚碳酸酯、PC/ABS和德固赛L-952聚酯树脂搅拌混合反应,再加入填料、附着力促进剂和钛白粉,高速搅拌均匀,搅拌好后研磨至细度≤5µm后,继续加入消泡剂、流平剂和分散剂,搅拌均匀制得树脂组分;将1,6己二异氰酸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固化剂组分。
在制备IMD 薄膜时,树脂组分与固化剂组分按质量比4~10:1的比例配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金桥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滁州金桥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1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用可拆卸刷握结构
- 下一篇:SD卡用电子麦拉抗亮痕耐高温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