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1157.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林;夏治刚;郭维琪;王元峰;刘可帅;曹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J1/04 | 分类号: | D03J1/04;D06B3/06;D06B15/00;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纬纱 纬纱表面 槽轮 沾浆 上浆 纬纱主体 机织 轮槽 毛羽 粘附 光洁度 纺织加工 烘干装置 快速烘干 上浆装置 槽槽壁 储纬器 导纱孔 机织布 浆液槽 筒子架 转动轮 织造 槽壁 附着 烘干 护盖 卷装 入纬 退绕 恶化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在每根纬纱对应的筒子架和储纬器之间设置纬纱表面上浆装置,卷装退绕的纬纱经护盖导纱孔进入盛满浆液的浆液槽,纬纱依次经第一沾浆槽轮和第二沾浆槽轮轮槽,附着在转动轮槽槽壁上的浆液部分粘附在运行的纬纱表面,同时第一沾浆槽轮和第二沾浆槽轮轮槽槽壁渐进式集拢抚贴纬纱毛羽至纬纱主体,提高纬纱和机织布面光洁度;本发明实质上是在线对纬纱表面上浆,配置烘干装置快速烘干和匀整纬纱,不仅降低浆液用量、烘干时间,且抑制纬纱条干恶化、将纬纱毛羽粘附固定在纬纱主体上,提高纬纱强度,提高织造入纬率和织物强度。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易于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不仅影响机织工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特别是高速无梭织机普遍应用的今天,减少纱线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纱线毛羽产生于细纱加工工序,其机理是内外转移的纤维头端露出纱体之后,脱离钳口的握持作用,无法再次进入或包缠在纱体主干上,形成毛羽。毛羽增长于络筒和整经工序,其根本原因在于:纱线表面毛羽多、结构松弛,在络筒、整经等纱线高速运行工序中,纱线经导纱部件、张力部件等机件,遭受激烈摩擦,致使纱体内部纤维头端严重抽拔游离于纱体表面,毛羽剧增、表面结构严重破坏。为了减少纱线毛羽,实现纱线顺利织造,纺织企业一般都对整经后纱线进行浆纱处理,贴附纱线毛羽、同时对纱线进行增强保伸、增加耐磨性。但整经之后的纱线为片纱,对轴卷装的纱线进行上浆属于片纱上浆,片纱上浆直接导致浆料等粘着剂将相邻纱线粘连在一起,为满足后序加工要求,纱线必须各自分开,目前工厂浆纱工序必须包含湿、干分绞,然而纱线分绞时将会相互撕扯破坏纱体表面浆膜、产生二次毛羽。由此可见,目前传统的上浆方法为先整经、后浆纱的分步进行,工序流程长、设备占地面积大,直接导致成本高和效率低;并且传统上浆方法隶属于先片纱整体上浆、再进行片纱分绞处理的工艺路线,上浆过程中各单纱表面毛羽与纱体之间缺乏集拢紧贴力,直接导致了纱线二次毛羽产生,无法满足彻底贴服和消除纱线毛羽,整经后纱线浆纱表面光洁度有待提高。
针对传统先整经、后浆纱,纱线整经与上浆分步骤实施,造成整经和浆纱工序设备占地面积大、效率低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283323A,公开日2017年01月0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双层式清洁型整经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283322A,公开日2017年01月0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双层式整经设备”;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283319A,公开日2017年01月0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减震的双层式整经机”。上述申请公案共同提供一种双层式整经方法,通过隔板将机架分隔为上层和下层,一定程度上只缩短了整经机构的占地面积,没有涉及浆纱设工序,并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先整经、后浆纱”工序所带了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号为ZL200720092496.5,公开日2007年11月0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体式浆纱整经机”,该申请公案提供了一种采用先上浆后整经的工艺,在棉纱较少的情况下,上浆、整经两道工序一次完成的浆纱整经联合机,但筒子架上的经纱经分绞筘后才进入上浆装置,实质上也是将筒纱排列呈片纱之后上浆,只是在纱线较少情况下,片纱排列的纱线之间接触粘连作用较弱而已,粘连作用较弱的片纱纱线之间不需干、湿分绞,可一次烘干;但是上浆过程中纱线表面毛羽与纱线主体之间仍缺乏集拢紧贴作用力,在每组挤浆辊迫使浆液完全浸润纱线内外结构时,纱线表面松散的结构将同时被挤压呈扁平状,特别是外凸的圈状毛羽与纱体之间压充有浆料,烘干后该处浆料多,造成上浆后纱线条干不匀率恶化,纱线外观效果差。中国专利号为ZL201410498706.5开日2016年03月0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申请公案也提供了一种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系统包括工作台、上浆装置、烘干装置及控制装置,对纱线内外层结构充分浸润上浆,该申请公案虽然将上浆和整经联合起来使用,但该系统仍属于纱线全结构上浆,致使纱线多余浆料需用海绵吸附除去,海绵易饱和失效、摩擦损坏,不可长时间、大批量、连续化大生产使用,只可用于手织板布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1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晒抗菌纺织面料
- 下一篇:一种电脑织机调线器的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