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LA-A2限制性ECM1特异性的CTL表位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0501.4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9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魏敏杰;于兆进;孙明立;刘雯思;韩强;赵兰;李亚楠;线云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A61K3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1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la a2 限制性 ecm1 特异性 ctl 表位肽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肿瘤的免疫治疗领域,尤其涉及HLA‑A2限制性ECM1特异性的CTL表位肽及其应用,特别涉及通过肿瘤疫苗特异性诱导、刺激活化生物体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激发、增强生物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及其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方案。其氨基酸序列如下SEQ ID NO:1至SEQ ID NO:5;表位肽为系列短肽,体外容易合成,能够诱导产生显著抗肿瘤免疫反应,具有非常大的商业产业化价值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技术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的免疫治疗领域,尤其涉及HLA-A2限制性ECM1特异性的CTL表位肽及其应用,特别涉及通过肿瘤疫苗特异性诱导、刺激活化生物体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激发、增强生物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及其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方案。
背景技术
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是1994年Mathieu等从鼠的成骨基质细胞株MN7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分泌型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5KD。ECM1蛋白质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血管生成,胚胎软骨的形成,皮肤分化等。近年来研究表明,ECM1在乳腺癌、甲状腺癌、喉癌、肝癌、胆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多种上皮样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因此,ECM1可作为肿瘤相关抗原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靶点。
近年来,随着对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现已逐渐认识到机体的免疫细胞并不是对应于各种各样的病原体或天然抗原的整体分子,而是针对各种各样抗原分子的抗原表位,即蛋白质抗原是通过其表位来体现其免疫特异性。目前的研究表明,CD8+T细胞所识别的靶抗原需先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之后以“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呈现在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相应的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即为CTL表位。表位肽能够激活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可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匹配的肿瘤有一定的杀伤效果。中国人群中MHC-I类最常见的亚型型为HLA-A2。因此,筛选HLA-A2限定性且可识别ECM1的CTL表位,可实现针对ECM1阳性表达且HLA配型匹配的恶性上皮肿瘤的靶向免疫治疗。
合成肽疫苗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疫苗研究方向,合成肽能够直接与MHC分子结合,而不需要APC的加工处理,它与天然的内源性肽在激活免疫系统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因此合成肽疫苗广泛应用于抗病毒免疫治疗。目前已有多种基于多肽表位的合成肽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或已上市。建立在CTL表位鉴定基础之上的CTL表位肽疫苗,由于人工合成多肽不包含病原生物的无关成分,只诱导特异性CTL应答,因此安全、稳定、毒副作用少,且研制周期大大缩短。更重要的是,基于CTL表位研发的多个CTL表位组合,还可设计针对一种或多种病原体的多价CTL表位肽疫苗。因此CTL表位合成肽疫苗已成为治疗肿瘤研究的一个新策略,而对HLA-A2限制性ECM1特异的CTL 表位肽即成为研究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LA-A2限制性ECM1特异性的CTL表位肽,该发明是对与人HLA-A2分子结合的多肽分子进行预测、筛选和鉴定,提供能与人HLA-A2分子的结合位点进行结合、可激活ECM1特异性的CTL细胞的表位肽。本发明提供的HLA-A2限制性ECM1特异的CTL表位肽可用于研制靶向抗原ECM1的治疗性肽疫苗,为上皮样恶性肿瘤精准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本发明提供了HLA-A2限制性ECM1特异的CTL表位肽能与人HLA-A2分子的结合位点进行结合,可诱导产生ECM1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发挥HLA-A2限制性肿瘤杀伤作用的表位肽,其氨基酸序列选自。
SEQ ID NO :1 EEP1:Leu Val Leu Thr Tyr Leu Ala Val Ala。
SEQ ID NO :2 EEP2:Tyr Ala Ala Pro Pro Ser Pro Pro Leu。
SEQ ID NO :3 EEP 3:Leu Gln Gln Glu Lys Leu Leu Pro Al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未经中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