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中继器通信的智能双控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0160.0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3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包应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众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625 | 分类号: | G05F1/6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线 载波 中继 通信 智能 开关 装置 | ||
1.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中继器通信的智能双控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连接于电力线网络中,所述切换开关包括手动开关、接收开关,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接收开关电连接;所述手动开关为单刀单掷开关,所述接收开关包括单刀三掷开关,所述单刀单掷开关的S1端与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D端相连,所述单刀单掷开关的S2端与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C端相连,外接电源分别与所述单刀单掷开关的S1端和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A端相连;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接收开关的切换,还用于控制所述接收开关的闭合,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电力线通信模块、第一控制器、传感模块、设置模块、显示模块、时钟模块;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开关的反馈信号并传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通过电力线向远端的所述接收开关传送;所述传感模块、设置模块、显示模块、时钟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相连,所述显示模块可以显示所述切换开关的工作状态、所述接收开关的闭合状态,
所述接收开关还包括第二电力线通信模块、第二控制器、开关驱动模块;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电力线传送来的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控制器发出的反馈信号通过电力线向所述控制单元传送;所述开关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驱动所述接收开关闭合的驱动信号,
当要设置手动开关为优先级时,设置模块就会输入设置信号一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接收到设置信号一之后,进行解析处理并转换为针对远程设备的控制信号一后,通过第一电力线通信模块以电力线作为载波通信路径将控制信号一传送至第二电力线通信模块,第二电力线通信模块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一传送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接收到控制信号一后,进行判定处理并将控制信号一传送给驱动模块,驱动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一后,转换为针对接收开关动作的驱动信号一,驱动单刀三掷开关的A端和C端连接,此时为手动控制状态,单刀单掷开关的S端与S2端相连时,处于闭合状态;单刀单掷开关的S端远离S2端时,处于断开状态,单刀单掷开关闭合或断开就能实现整个开关的导通或截止状态,
当要设置接收开关为优先级时:当设置模块输入设置信号二给第一控制器时,第一控制器接收到设置信号二之后,进行解析处理并转换为针对远程设备的控制信号二后,通过第一电力线通信模块以电力线作为载波通信路径将控制信号二传送至第二电力线通信模块,第二电力线通信模块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二传送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接收到控制信号二后,进行判定处理并将控制信号二传送给驱动模块,驱动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二后,转换为针对接收开关动作的驱动信号二,驱动单刀三掷开关的A端与D端相连,处于闭合状态;当单刀三掷开关的A端与B端相连时,处于断开状态,单刀三掷开关闭合或断开就能实现整个开关的导通或截止状态,实现智能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中继器通信的智能双控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所述显示模块可以显示所述传感模块采集到的温度、光照、电流数据,所述第一控制器可以接收所述传感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并生成相应所述接收开关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中继器通信的智能双控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可以切换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接收开关的工作状态,还可以控制所述接收开关的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中继器通信的智能双控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至少为1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中继器通信的智能双控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众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众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1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