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变电工程环保监测与敏感区域预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9882.4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赵岩;谢连科;臧玉魏;张广洲;吴健;王飞;李勇;李华东;陈素红;马新刚;冯智慧;白晓春;张国英;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6F17/3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 工程 环保 监测 敏感区域 预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输变电工程环保监测与敏感区域预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环境在线监测子系统、环保措施协同监控子系统、环境敏感区域预测子系统和监控中心,其中:
所述环境敏感区域预测子系统,被配置为根据输变电工程相对应的地理信息,根据环境敏感对象的空间实体,确定生成的缓冲区形状,并利用矢量算法和空间叠加,确定环境敏感区域范围与大小,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交互与通信;
所述环境在线监测子系统,被配置为对确定的环境敏感区域中设定的测点进行环境参数数据的采集,将采集的环境参数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
所述环保措施协同监控子系统,被配置为接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取相关的环评影响因素参数值,将获取的各类影响因素指标与输变电工程规划各个阶段对应匹配,采集输变电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照片与视频,同时接收输变电工程验收报告,提取相关环保措施验收结果,将各个阶段的相关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
所述监控中心,被配置为对输变电工程内的所有敏感区进行管理,记录并更新输变电工程数据、图层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环保纠纷数据,对获取的输变电工程数据、图层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环保纠纷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融合,使其对应显示在同一图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环保监测与敏感区域预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环境在线监测子系统,为多级分布式网络结构,按照电磁环境监测数据的传输方向分为四层,依次为现地层、二级子层、一级子层和中央层;所述现地层包括部署于多个不同的监测现场的采集站,所述采集站用于实时在线采集变电站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监测数据并传送至二级子层;
所述二级子层包括若干个二级子工作站,一个二级子工作站分配与特定位置且一定数量的采集站相互通信,所述二级子工作站用于将接收相应采集站传送来的电磁环境监测数据转发至一级子层;
所述一级子层包括若干个一级子工作站,一个一级子工作站分配与特定位置且一定数量的二级子工作站相互通信,所述一级子工作站用于将接收相应二级子工作站传送来的电磁环境监测数据转发至中央层;
所述中央层包括一个中央工作站,所述中央工作站与所有一级子工作站相互通信,中央工作站用于接收一级子工作站传送来的电磁环境监测数据,最终形成多层分布式控制拓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环保监测与敏感区域预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采集站包括电磁环境在线监测装置,所述电磁环境在线监测装置包括金属固定支架,所述金属固定支架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有三维地参考型电场传感器探头、三维磁场传感器和驻极体电容传声器;
所述三维地参考型电场传感器探头,其用于将检测到的电场强度信号依次经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传送至微控制器;所述三维磁场传感器,其用于将检测到的磁场强度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再依次经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传送至微控制器;所述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其用于将采集到的噪声转换成电压信号,再依次经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传送至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与数据发送与接收模块相连;基于多级分布式网络的实时电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市电或蓄电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环保监测与敏感区域预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环保措施协同监控子系统,包括:
移动智能协同终端,其用于将实时采集的现场输变电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打包成文件;
向服务器端发送连接请求,当成功连接服务器端后,向服务器开始发送协议数据;
服务器端,其用于对接收到的协议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反馈至移动智能协同终端;
所述移动智能协同终端,还用于根据解析结果来判断当前文件传输过程是否为断点续传并将当前文件相应发送至服务器端;
所述服务器端,还用于接收相应文件并实时监测及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98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悬置的对中壳体
- 下一篇:一种二维码的二值化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