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9430.6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9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郝才平;聂琼;周乐木;卢益明;陈彬;夏威;李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42 | 分类号: | C04B24/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密封 固化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包括独立包装的组分A和组分B,组分A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20‑25wt%的硅酸钠;5‑15wt%的聚硅酸锂;5‑15wt%的硅溶胶;3‑7wt%的光催化剂;0.5‑1wt%渗透剂;0.5‑1wt%表面活性剂;0.4‑0.6wt%表面改性剂;0.4‑0.6wt%消泡剂;余量为去离子水;组分B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2‑0.6wt%石墨烯;25‑45wt%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树脂;5‑15wt%硅溶胶;0.1‑2wt%催化剂、0.1‑3wt%稳定剂,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设计合理,具有硬度高,渗透性强,耐磨性好,防水性好,同时对混凝土具有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材料的防护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密封固化剂。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结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具有经济、耐久、耐火、高抗压性能等优点,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
由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表层和内部结构含有大量相互贯穿的细孔,导致混凝土结构物在服役过程中,时常因为表面质量不良或密实度不够而难以抵挡环境中腐蚀物质的侵蚀,造成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加速劣化,降低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
针对混凝土存在的缺陷,现有技术普遍采用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来对混凝土结构物进行处理。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是一种多成分的化学试剂,粘度很小,涂装在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后,由于毛细作用可迅速渗入混凝土结构物内部并与其内部的游离钙反应生成不可溶解的非晶态水化硅酸钙,从而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物细孔的封堵,提高其硬度和防水性,但现有的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对混凝土结构物防水性的改善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组份的混凝土密封固化剂,设计合理,具有硬度高,渗透性强,耐磨性好,防水性好,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强度和疏水性,同时对混凝土具有保护作用,防腐性强,有效防止混凝土返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组分A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粒径为5-10nm、20g的硅酸钠;粒径为10-20nm、10g聚硅酸锂;10g的硅溶胶;3-7wt%的光催化剂;0.5-1wt%渗透剂;0.5-1wt%表面活性剂;0.4-0.6wt%表面改性剂;0.4-0.6wt%消泡剂;余量为去离子水;
所述组分B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2-0.6wt%石墨烯;25-45wt%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树脂;5-15wt%硅溶胶;0.1-2wt%催化剂、0.1-3wt%稳定剂,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催化剂为工业级偏铝酸钾溶液。
所述稳定剂为三乙醇胺、丙三醇、三羟甲基甲烷、低分子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光催化剂为纳米氧化锌或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很好的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它能分解有机物质,起抗菌和除臭作用。可显著提高耐人工老化能力。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光催化功能,可在日光照射下杀菌、除霉和降解油污等,从而赋予膜层自洁净性能。
所述硅溶胶为纳米级二氧化硅溶胶,粒径10-20nm。其纳米级粒径和溶胶形态,使得纳米级二氧化硅分散均匀、固化后的硬化剂外观透明无色,不影响外观效果。
所述的渗透剂为不同分子量的聚氧化乙烯。所述渗透剂用以促使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向混凝土内部渗透。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降低分散体系中两相界面的界面自由能,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表面改性剂为聚醋酸乙烯乳液、丁苯乳液、丙苯乳液、丙稀酸乳液、聚二氯乙烯胶乳、或者用聚氯乙烯、醋酸乙烯、乳液型环氧树脂、甲醛二丁酯及VAE混合制作而成的溶液中的一种。表面改性剂能与混凝土发生水化硬化反应,且形成聚合物薄膜而产生封闭效应,从而改善混凝土的耐水渗透性,耐酸碱腐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9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