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检修轨道钢结构支撑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9329.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倪志军;彭勇;夏金平;蒲述;汪洋;姚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4000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检修 轨道 钢结构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梁检修轨道钢结构支撑臂,包括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一端斜向下弯折形成固定连接部,支撑横梁上设有定位孔,支撑横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上支撑板上设有定位孔,采用本发明需要铺设检修轨道时直接将固定连接部插入桥梁内部的预埋筒内或桥梁内的预留孔内,沿桥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桥梁检修轨道钢结构支撑臂后即形成一个轨道支撑组件,然后可将检修轨道直接铺设在多个所述桥梁检修轨道钢结构支撑臂组成的支撑组件上即可,然后在定位孔内插设定位销从而将铺设的轨道和支撑钢悬臂固定在一起,防止二者产生相对位移造成轨道滑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检测、维护、保养设备,具体设计一种桥梁检修轨道钢结构支撑臂。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桥梁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寿命长、安装容易、养护及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被大量应用在铁路干线、公路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梁体裂纹、钢筋外露、横隔板断裂、人行托架及螺栓锈蚀等严重病害直接危害桥梁安全,因此需要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和维修。对桥梁进行检测和维修前必须先搭建检测维修设备,常用的检测维修设备主要为检修车,搭建方法为先在桥梁上搭建检修轨道,然后将检修车安装在检修轨道上,通过检修轨道不断移动检修车来逐段检修桥梁,检修完毕后一般需要将搭建的检修轨道拆除,目前常用的检修轨道搭建方式繁琐,拆除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检修轨道钢结构支撑臂,桥梁检修完毕后整个支撑悬臂可直接从桥梁上拆下,非常方便。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桥梁检修轨道钢结构支撑臂,其关键在于:包括支撑横梁,该支撑横梁的一端斜向下弯折形成固定连接部,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定位孔;
所述支撑横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所述定位孔。采用本技术方案需要铺设检修轨道时直接将固定连接部插入桥梁内部的预埋筒内或桥梁内的预留孔内,沿桥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桥梁检修轨道钢结构支撑臂后即形成一个轨道支撑组件,然后可将检修轨道直接铺设在多个所述桥梁检修轨道钢结构支撑臂上即可,然后在定位孔内插设定位销从而将铺设的轨道和支撑钢悬臂固定在一起,防止二者产生相对位移造成轨道滑出。由于支撑横梁采用支撑板的形式,上、下支撑板之间基本为空心状,因此支撑横梁较轻,方便运输和搭建。
作为优选:上述纵向支撑板共两块,两块所述纵向支撑板正对设置,两块纵向支撑板的上边缘分别与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块纵向支撑板的下边缘分别与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采用此设计两个纵向支撑板共同起到承重作用,大大提升了整个支撑悬臂的强度。
两块所述纵向支撑板之间设有两块加强斜板,两块所述加强斜板交叉设置,两块所述加强斜板的上边缘分别与所述上支撑板和/或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加强斜板的下边缘分别与所述下支撑板和/或所述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采用此设计通过加强斜板进一步提升支撑悬臂的强度,防止支撑悬臂载荷强度不够在使用中断裂或损坏较快,而不得不经常更换。
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之间的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采用此设计防止上支撑板在检修车滑行过程中因震动或其他原因而易产生裂纹,影响其强度。
上述支撑横梁的弯折处设有至少一个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的截面呈倒“T”字形,所述加强肋板的上边缘与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肋板沿所述下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横梁的弯折处易造成应力集中,通过加强肋板可有效提升支撑横梁的弯折处的强度。
上述定位孔靠近所述固定连接部的上端。采用此方案将整个支撑悬臂安装到桥梁内部后定位孔比较靠近桥面,方便桥面上的施工人员插设定位销。
上述支撑横梁的水平部分为轨枕支撑部,该轨枕支撑部和所述固定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125°-155°。采用此方案固定连接部插入桥梁内部后固定较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9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