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门锁及应用该电子门锁的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5067.0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夏换;蔡绍洪;于小民;李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门锁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门锁及应用该电子门锁的门。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门锁具有可容纳的密钥量大、安全指数高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住房、酒店等环境中。一方面,电子门锁耗电量大,虽然近年的集成电路电子耗电量少,一节纽扣电池就可以维持控制部分的工作,但驱动电磁铁或制动马达却需要更多的电量来保证其正常运转,因此电子门锁需要频繁的换电池,来使门锁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在正常使用中,若突然电子门锁供电不足,需要花时间找相关人员来更换电池,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电池的频繁更换,也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不够节能环保。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子门锁的便捷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减小更换电子门锁储能装置的频率,减少环境污染,节能环保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门锁及应用该电子门锁的门,电子门锁可通过开关门动作,实现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的断开和接触,进而为门锁的蓄电模块充电,从而方便解决了电子门锁缺电及长期使用的问题,减小了更换电子门锁储能装置的频率,减少环境污染,并且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门锁,包括门锁和为所述门锁充电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其中:
所述充电插座用于与门框配合,且所述充电插座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充电插头插入所述充电插座并导通电路的导向机构;
所述充电插头设于门体、且与所述门体上的所述门锁的蓄电模块电连接,所述门体闭合上时,所述充电插头在所述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插入所述充电插座的插孔而导通电路以为所述门锁的蓄电模块充电,当门打开时,所述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插座分离而断开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充电插座上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具有可供所述充电插头滑动以插入或拔出所述充电插座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为开设于所述充电插座插孔周边的、可供所述充电插头滑动以插入或拔出所述充电插座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插头为弹性件,当所述门体关闭过程中,所述充电插头在与所述滑槽的槽壁接触时产生弹性变形以插入所述充电插座,接通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门锁还包括:
充电异常报警装置;和/或,
电量报警装置;
所述充电异常报警装置,和/或,所述电量报警装置与所述蓄电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异常报警装置,和/或,所述电量报警装置为声音报警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电子门锁的门,包括门体、门框,还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种所述的电子门锁,所述电子门锁安装在所述门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门体上开有埋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插座设于门框的边缘且与市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插头设于门体的边缘且与所述充电插座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之间通过金属合页连接,其中:
所述充电插座设于门框的边缘内部,并与所述金属合页的其中一片页板接触,且与所述充电插头配合的所述导向机构穿过页板;所述充电插头设于门体内部,并与所述金属合页的另一片页板相接触,且与所述导向机构配合的所述充电插头穿过页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门锁及应用该电子门锁的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门锁,包括门锁和为门锁充电的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其中:充电插座用于与门框配合,且充电插座设有用于引导充电插头插入充电插座并导通电路的导向机构;充电插头设于门体、且与门体上的门锁的蓄电模块电连接,门体闭合上时,充电插头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插入充电插座的插孔而导通电路以为门锁的蓄电模块充电,当门打开时,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分离而断开电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门锁可通过开关门动作,实现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的断开和接触,进而为门锁的蓄电模块充电,并且,充电插座设有导向机构,避免了充电插座暴露在外边,安全保险,避免了漏电、电伤或电死人等危险情况的发生,从而方便解决了电子门锁缺电及长期使用的问题,减小了更换电子门锁储能装置的频率,减少环境污染,并且节能环保。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结构巧妙等特点,易大力实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财经大学,未经贵州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5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