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主导航的快递派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3300.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巍;周忠太;张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G06Q10/04;G06Q10/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主 导航 快递 派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快递派送的物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城市派送路径规划算法的自主导航快递派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线上电商订单的物流包裹也越来越多,这些包裹在配送的最后环节,是由快递员将包裹从网点送到消费者手中,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逐渐向线下渗透,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同城包裹配送需求,如外卖订单或鲜花蛋糕等同城订单,这两类包裹的配送是目前中国最后一公里配送中最典型的场景。
传统的快递派送方法如下所述:快递员的一天始于分拣快递,分拣是最重要的一步,快递员分拣出自己需要派送的快件,然后按小区域进行细分类,通过分类,大概了解要走的路线。在传统的快递派送过程中存在的缺点有:由于快件过多且无管理,导致快递员会错派、漏派,降低了派送效率,另外,快递员大概了解计算的路线和最优规划路线的差距很大,总派送路程增加,派送时间增加,当快递员遇到不熟悉路线时,需要查地图和问路,导致派送时间增加,快递员到达目的地后再拨打客户电话通知客户取件,需要等待客户来取件,等待的平均时间超过5分钟,派送效率不高。
然而至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快递员解决派送中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城市派送路径规划算法与自主导航的方法来提高派送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自主导航的快递派送方法,该方法以城市派送路径规划为基础,集合快件管理、派送路径规划、自主导航和智能呼叫功能为一体,大大提高了快件派送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自主导航的快递派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APP信息添加界面添加快递地址和电话信息,添加完成则执行步骤2);
2)利用地图API的地理编码功能,将快递地址转换成经纬度,计算两两快递地址之间的最优路线距离;
3)根据步骤2)得到的两两快递地址之间的最优路线距离,结合客户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收到的派件通知和快递到达时间而设置的方便签收的时间窗,通过优化后的派送路线规划算法得到规划路线,并将快递的依次派送顺序显示在APP派送界面;
4)快递员按照APP派送界面的派送顺序进行快递派送,遇到不熟悉路线时,通过点击APP派送界面上的一键导航按钮获取导航路线,该APP实时定位快递员的位置,当快递员距离目的地小于800米时,该APP自动拨打客户电话,通知客户取件。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计算两两快递地址之间的最优路线距离的具体过程为:
设有n个地址,则n个地址两两之间的组合有种可能,按照如下步骤计算两两快递地址之间的最优路线距离:
步骤一、首先令i=1,m=2;
步骤二、调用地图API获取第i个地址与第m个地址之间的实际行驶距离,然后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若m等于n且i小于n-1,则令m=i+2,i=i+1,若m小于n且i小于n-1,则令m=m+1,转步骤二,若m等于n且i等于n-1,则结束计算。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通过优化后的派送路线规划算法得到规划路线的具体步骤为:
S1、初始化栈s用于保存当前派送路径,并将第i个派送地点入栈,产生初始种群;
S2、对种群个体进行评价,结合派送距离和时间计算种群中每个个体到达派送地点的时效,并判断是否符合客户设置的时间窗要求,若符合,则输出总派送过程中行驶距离最短的个体,停止,若不符合则转步骤S3;
S3、按照选择概率ps,执行选择算子,从当前种群中选择部分符合客户设置的时间窗个体进入下一代种群,按照交叉概率pc,交叉概率pc的取值为0.4~0.99,执行交叉算子,按照变异概率pm,变异概率pm的取值为0.0001~0.1执行变异算子,继续执行步骤S4;
S4、由交叉和变异产生新一代的种群,若未完成所有派送地点的规划,则入栈下一个派送地点,转步骤S2。
优选的,所述APP内置百度地图Geocoding API。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通过优化后的派送路线规划算法得到规划路线的实现程序在云服务器上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