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公众号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1972.9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9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10 | 分类号: | H04L51/10;H04L51/04;H04L51/52;H04L67/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赵翠萍;张颖玲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社交 关系 公众 消息 推送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公众号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的方法可包括: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将公众号消息推送至第一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输入的针对所述公众号消息的评论信息,并将所述评论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公众号消息及所述评论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位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关系链中;所述第二客户端展示接收的所述公众号消息及所述评论信息。上述方法可加速公众号消息在好友之间的互动和传播,提高公众号消息及对应评论信息的推送扩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公众号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用户将大量的时间迁移到移动端上,从PC时代的门户网站到移动时代各种自媒体的兴起,用户获取内容的渠道和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博客、微博、贴吧以及基于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公众号系统。
公众号是指开发者或商家在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该帐号与其即时通讯账号互通,通过公众号,商家可在公众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目前的公众号消息主要通过用户主动关注订阅公众号的方式来传播,由公众号平台将更新的公众号消息主动推送给订阅的用户,然后通过公众号平台获取用户的阅读行为和点击数据。一方面,由于现有的公众号平台推送的公众号消息主要为公众号号主(或称“自媒体号主”)发送的内容,而这些号主启动的时候没有关注的粉丝,所以号主在启动阶段获取粉丝就非常困难,因而通常在推送的公众号消息对应的内容末尾增加订阅和关注的入口,然而该方式非常依赖于公众号消息本身的传播,不利于号主累积粉丝和扩大内容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除了号主直接发送的内容,用户对推送的公众号消息对应的内容的互动和评论及评论与公众号内容绑定的传播也使得公众号消息沉淀了自身的价值,从而使用户信任在线评论并且根据评论做出选择和阅读传播决策,对此,通常在推送的公众号消息对应的内容末尾会有一个简单的回复评论模块以供用户评论,然而目前的评论和留言通常都是集中在没有社交关系的用户之间,通过评论激发用户传播行为的动力不足。
可见,现有的公众号消息沉淀方式和社交关系链传播之间存在结合不足的问题,用户自身分享和主动评论的所有文章的内容评论及收到的评论内容没有得到很好体现,使得公众号消息的推送扩散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公众号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可加速公众号消息在好友之间的互动和传播,提高公众号消息的推送扩散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公众号消息推送方法,包括:
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将公众号消息推送至第一客户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画像或用户订阅关系;
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输入的针对所述公众号消息的评论信息,并将所述评论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公众号消息及所述评论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位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关系链中;
所述第二客户端展示接收的所述公众号消息及所述评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公众号消息推送方法,包括:
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将公众号消息推送至第一客户端,以使得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输入的针对所述公众号消息的评论信息后,将所述评论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画像或用户订阅关系;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公众号消息及所述评论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以使得所述第二客户端展示接收的所述公众号消息及所述评论信息,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位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关系链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公众号消息推送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服务器及第二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1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随机电气特性的电气部件
- 下一篇:显示未读消息的方法和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