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0371.6 | 申请日: | 201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董颖;常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G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助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是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将使用者移动并可靠限位在其中,以便使用者进行站立和行走锻炼,以及坐着休息的辅助器械,特指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背景技术
对于行走不便或下肢功能受损的患者来说,在康复期内及时的进行功能训练,尽早的恢复稳定的站立和行走能力,极为重要。而患者在早期的训练过程中,由于自身健康状况的限制,很多时候难以把握身体的平衡,容易形成磕碰甚至摔倒的危险,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护理人员时刻对患者进行足够的保护。这就给患者家庭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很大,非常辛苦,而且对于患者本身,在训练过程中也会有所顾忌,对训练的时间,效果等等造成不好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助行器对于使用者的自身条件要求较高,只能给使用者提供辅助支撑,而那些处于康复初期,身体条件较差,暂时无法协调自身平衡的患者来说,就无法使用。而且,大部分助行器无法满足使用者自主训练和自行休息的要求,必须要有陪护人员进行辅助,才能完成训练和休息的状态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利用高度调节机构使助行器满足不同高度人员的使用需求,利用安全固定装置对使用者进行可靠的限位,利用省力牵拉装置极大的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利用上小下大的框架和斜向支撑的万向轮防止使用者在任何方向的倾倒,利用高度可调的T型结构多用座椅和安全固定装置满足使用者练习和休息状态的自主转换。护理人员在助行器框架上安装绞盘,绞盘架,支架,将安全带固定在使用者腋下,用钢索上的安全挂钩连接安全带上的安全扣,转动绞盘,通过钢索将使用者逐渐拉起,进入助行器框架内,到达预定位置时,通过定位装置将绞盘固定,将上围上的安全挂钩连接到安全带上,将T型多用座椅的前端穿过使用者两腿之间,固定在框架前端,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的两侧,脱开钢索和安全带的连接,取下支架和绞盘,绞盘架。使用者即可自行训练,并在疲劳时自主休息。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设有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含上围,框架,高度调节机构,省力牵拉装置,安全固定装置,多用座椅,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围为后端开口的整体结构U型管,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框架上;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为可伸缩套管结构,以锁销或螺栓定位;所述的省力牵拉装置包括支架,绞盘,绞盘架,钢索,所述的支架以三点支撑在所述的上围上,所述的绞盘用所述的绞盘架固定在装有所述的上围的框架上,所述的钢索缠绕在绞盘轴上,一端与绞盘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的支架上的支点,端部装有安全挂钩;所述的安全固定装置为至少带有一个安全扣的安全带;所述的多用座椅为T型结构,以三个支点安装在所述的框架上,支点端部有限位装置,保证多用座椅的可靠定位;所述的框架在安装多用座椅的位置有高度不同的支撑杆,以对所述的多用座椅的使用高度进行调整;所述的支架,所述的绞盘,所述的钢索,所述的绞盘架可以方便的安装到所述的框架上,当使用者被所述的安全固定装置可靠的限位在助行器中后,所述的支架,所述的绞盘,所述的钢索,所述的绞盘架可以从所述的框架上取下;所述的框架底部安装有脚轮,全部为万向轮。
所述的框架为上小下大的形式,所有安装脚轮的支脚均伸向斜向,每个支脚都能提供正向和侧向的支撑。
所述的绞盘在转动牵引钢索时,可以被可靠的固定在多个不同的位置,以便护理工作。
所述的上围U型管外表面包覆有软垫,上围U型管上至少固定安装有一个安全挂钩。
所述的多用座椅上方有可拆卸的座垫,下方有可拆卸的便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助行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助行器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注说明:1-万向轮 2-框架 3-伸缩套管 4-安全带 5-上围 6-支架 7-绞盘 8-绞盘架 9-多用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0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三D打印自平衡智能下肢康复穿戴装备
- 下一篇:一种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