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9824.3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雄;唐靖;车全武;谭周述;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B60J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窗框 装饰 固定 结构 | ||
1.一种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固定结构,包括前门窗框装饰条总成(4)、后门窗框装饰条总成(5)、前门窗框盖板(2)、后门窗框盖板(3)、前车门(6)和后车门(7);前门窗框装饰条总成包括前门窗框装饰条本体(41),前门窗框装饰条本体的前端通过第一端盖与前车门窗框顶段(61)的前端部连接,前门窗框装饰条本体的后端通过第二端盖与前车门窗框顶段(61)的后端部连接;后门窗框装饰条总成包括后门窗框装饰条本体,后门窗框装饰条本体的前端通过第三端盖与后车门窗框顶段的前端部连接,后门窗框装饰条本体的后端通过第四端盖与后车门窗框顶段的后端部连接;前、后门窗框装饰条本体均为横截面呈C型的槽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盖(42)包括第二端盖主体部分(423)和设置在第二端盖主体部分后端面的第二端盖盖板部分(424),第二端盖与前门窗框装饰条本体后端部的结构相匹配,第二端盖主体部分限位在前门窗框装饰条本体的槽型结构内,第二端盖盖板部分与前门窗框装饰条本体后端面贴合;在第二端盖主体部分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卡子(422),在第二卡子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前侧卡脚(426),在第二卡子的下侧壁上设置有下侧卡脚(425),第二卡子卡入前车门上的第二卡接孔(611)中,下侧卡脚与第二卡接孔的下侧壁卡接配合,第二卡子的上侧壁与第二卡接孔的上侧壁限位配合,前侧卡脚与第二卡接孔的前侧壁卡接配合,第二卡子的后侧壁与第二卡接孔的后侧壁限位配合,使第二端盖的后侧和上侧被第二卡接孔限位;
第三端盖包括第三端盖主体部分和设置在第三端盖主体部分前端面的第三端盖盖板部分,第三端盖与后门窗框装饰条本体前端部的结构相匹配,第三端盖主体部分限位在后门窗框装饰条本体的槽型结构内,第三端盖盖板部分与后门窗框装饰条本体前端面贴合;在第三端盖主体部分的内表面设置有向内的第三卡子,在第三卡子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后侧卡脚,在第三卡子的下侧壁上设置有下侧卡脚,第三端盖卡入后车门上的第三卡接孔中,下侧卡脚与第三卡接孔的下侧壁卡接配合,第三卡子的上侧壁与第三卡接孔的上侧壁限位配合,后侧卡脚与第三卡接孔的前侧壁卡接配合,第三卡子的前侧壁与第三卡接孔的前侧壁限位配合,使第三端盖的上侧和前侧被第三卡接孔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端盖(42)与前车门(6)之间设置有海绵密封块(43),在海绵密封块上开设有过孔(431),第二卡子422从该过孔中穿出,海绵密封块(23)挤压在第二端盖与前车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窗框盖板(2)上设置有窗框盖板卡扣(21),在前车门窗框立柱(62)上对应开设有前门窗框盖板安装孔(621),在第二端盖主体部分(423)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遮挡片(421),前门窗框盖板通过卡扣卡接在前门窗框盖板安装孔内,安装在前车门窗框立柱上,前门窗框盖板的上端部抵压在所述遮挡片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端盖主体部分(423)靠近第二端盖盖板部分(424)的部位设有防退缺口(428),在遮挡片(421)上与防退缺口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过孔(429),在前门窗框装饰条本体(41)的后端设置有防退齿(418),该防退齿卡接在所述防退缺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三端盖与后车门之间也设置有海绵密封块,在海绵密封块上开设有过孔,第三卡子从该过孔中穿出,该海绵密封块挤压在第三端盖与后车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窗框盖板上设置有窗框盖板卡扣,在后车门窗框立柱上对应开设有后门窗框盖板安装孔,后门窗框盖板在第三端盖主体部分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遮挡片,后门窗框盖板通过卡扣卡接在后门窗框盖板安装孔内安装在后车门窗框立柱上,后门窗框盖板的上端部抵压在该遮挡片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98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扶正管内爬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上公共燃气管道的防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