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材加工用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6974.9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3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联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0 | 代理人: | 冯晓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工用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材加工用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和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
目前在对板材进行加工时,会有一条很长的加工流水线,板材需要在传送带上进行各个环节的处理,为此当板材在流水线上某一环节进行加工时,需要停止传送带,但是传送带存放板材的数量是有限的,当板材完成一个环节之后需要操作人员往传送带上添加一块板材,如此反复,该装置费时费力,由于不能够同时存放多数的板材,增加了劳动力的付出。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材加工用传输装置,解决了增加板材存放数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U形框架,所述U形框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且两个限位套内穿插有转杆,所述U形框架一侧通过第一载板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电机相背一侧的轴心处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设置有卡杆,所述U形板与第一电机相背的一侧通过第二载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U形框架的一侧且与其另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U形框架的两侧内壁且位于转杆的右侧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分别套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且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且第一传送带的表面位于转杆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且位于主动轮的两侧均套接有第一滚轮,且第一滚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第二滚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一侧的轴心处通过第一活动杆与U形框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表面且位于从动轮的两侧均套接有第三滚轮,且第三滚轮通过第四传送带与第四滚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滚轮一侧的轴心处通过第二活动杆与U形框架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U形框架的两侧内壁且位于第二连接杆的右侧通过支杆连接,且支杆上套接有滚动辊。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数量为四十个,且四十个卡杆以四个为一组等距离环绕设置在转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传送带分别位于四十个卡杆之间形成的缝隙中。
优选的,所述转杆表面的两端均套接有抵板,且两个抵板相对的一侧分别搭接在两侧卡杆的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材加工用传输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卡杆的改进,并且四十个卡杆以四个为一组等距离环绕设置在转杆的表面,从而一组卡杆与相邻的两组卡杆能够在转杆上形成两个V形的存放槽,从而能够存放板材,避免全部板材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从而达到了增加板材存放量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对第一传送带的改进,当启动第二电机时,第一连接杆能够通过第一传送带带动第二连接杆同时转动,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位于转杆的两侧,从而左侧的第一传送带能够方便将板材自动放置在卡杆上,右侧的第一传送带能够方便将板材输送至下一环节,达到了便于输送板材和持续提供板材的效果,并且持续提供板材不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 U形框架、2限位套、3转杆、4第一载板、5第一电机、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卡杆、9第二载板、10第二电机、11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主动轮、14从动轮、15第一传送带、16第一滚轮、17第二传送带、18第二滚轮、19第一活动杆、20第三滚轮、21第三传送带、22第四滚轮、23第二活动杆、24支杆、25滚动辊、26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联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联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69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