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用电池管理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6240.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7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增福;王超;徐凯琪;钟国彬;苏伟;陈刚;李涵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自动化 终端 用电 管理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用电池管理的测试系统,BMS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BMS模块用于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通断,控制锂电池组充放电,以及监测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及电压,并将监测的锂电池组充放电电流及电压发送至控制模块,将控制模块获取的锂电池组充放电电流及电压,充放电机的运行数据信息,BMS模块的运行数据信息传输给PC机,PC机显示获取的数据信息,并将锂电池组充放电电流及电压,充放电机的运行数据信息,BMS模块的运行数据信息与阈值进行比较,评估被测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性能。系统能够实时显示检测BMS模块相关信息;模拟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状态参数,用以检测BMS模块的功能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用电池管理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全球变暖、资源匮乏等能源与环境的问题困扰着我们,由于锂电池本身的高比能等特点,逐渐成为首选环保能源之一。在配电自动化终端中,电池组可在断电后为配电自动化终端电源供电,保证终端内关键部件的正常运行,增加其可靠性。由于铅酸电池的种种缺陷,锂电池逐渐取代传统的铅酸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中。锂电池组使用时,必须受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的管理,BMS主要承担着监测锂电池电压、温度、充放电电流等参数信息,以及实现均衡、控制、数据传输等功能。可以说BMS是锂电池对外沟通的“大脑”,其可靠性保证了备用锂电池组的正常运行。但目前配电自动化终端所配BMS良莠不齐,因此在BMS入网前,必须进行检测。目前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用BMS的检测仍以人工为主,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用电池管理的测试系统,包括:PC机,控制模块,BMS模块、锂电池组,充放电机,充放电回路;
锂电池组包括:多个锂电池,锂电池之间串联连接;
充放电机设有控制模块连接端,充电输出端,充电输入端,放电输出端,放电输入端;
BMS模块包括:充放电接入端一,充放电接入端二,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第二开关;
充放电回路设有充放电回路一、充放电回路二;
放电输出端和充电输入端分别通过充放电回路一连接至BMS模块的充放电接入端一;充放电接入端一,锂电池组正极,第一二极管阳极,第一开关第一端同时连接;
充电输出端和放电输入端分别通过充放电回路二连接至BMS模块的充放电接入端二;充放电接入端二,锂电池组负极,第二二极管阳极,第二开关第二端同时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第一开关第二端,第二二极管阴极,第二开关第一端同时连接;BMS控制模块连接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BMS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BMS模块用于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通断,控制锂电池组充放电,以及监测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及电压,并将监测的锂电池组充放电电流及电压发送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包括:PC机连接端,充放电控制模块11,通信检测模块;
充放电控制模块与充放电机的控制模块连接端连接,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充放电机的运行数据信息;
通信检测模块与BMS模块连接,通信检测模块用于接收BMS模块发送的锂电池组充放电电流及电压;
PC机连接端与PC机连接,用于将控制模块获取的锂电池组充放电电流及电压,充放电机的运行数据信息,BMS模块的运行数据信息传输给PC机,PC机显示获取的锂电池组充放电电流及电压,充放电机的运行数据信息,BMS模块的运行数据信息,并将锂电池组充放电电流及电压,充放电机的运行数据信息,BMS模块的运行数据信息与阈值进行比较,评估被测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性能。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模拟电池温度状态的数字电位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6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