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预埋式采收网的贝类养殖采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4758.0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4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磊;常婧;王晓东;郭文;刘广斌;王树海;崔青山;刘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通和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5723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预埋式采 收网 贝类 养殖 采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埋式采收网的贝类养殖采收装置,涉及水产养殖采收网技术领域。包括牵引机、安装在牵引机上的采收仓总成、安装在牵引机尾部的起网分离机构;采收仓总成包括安装在牵引机左右两侧的传送通道、安装在牵引机头部的采收仓;起网分离机构位于两个传送通道后端部之间;起网分离机构包括竖直安装在牵引机尾部的支撑框;支撑框顶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采收网转轴;在支撑框的前部,牵引机上转轴连接有动支撑框;动支撑框的上端转轴连接有驱动轮;动支撑框的上部与牵引机之间转动连接有A液压升降杆;在支撑框的后部有倾斜设置的三角形振动板。本发明能够降低采收贝类的能量消耗,并且采收效率高,能够减小人工采收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采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贝类的收获多依靠人力,池塘养殖排净水或浅海滩涂退潮时,直接用手拾取。也有借助简易的扒具采捕,即滩面潮水在30cm以下时,工人手拿蛤耙、铁筛和网兜,用力刨滩,边刨、边走、边筛,筛去泥沙和杂盾,贝类集中装采集网中。现有的方法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目前也有许多机械自动化的贝类采收机械,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泥、贝类一起挖起,然后排出泥土,筛选出贝类。这种采收方式,能耗大,对滩涂生态系统破坏大,造成滩涂微生物生存环境突变。不利于后期继续养殖的环境稳定。
专利号为2017100247262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贝类养殖预埋采收网系统,改系统采用预埋采收网的方式,在播种前,就将采收网埋到滩涂泥沙下层,收获时直接将采收网取出即可。这样对泥沙微生物的影响小,环境保护效果好。目前,针对这种预埋式采收网,还没有专门的收网配套装置,采用人工起网的方式,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预埋式采收网的贝类养殖采收装置,该系统能够降低采收贝类的能量消耗,并且采收效率高,能够减小人工采收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预埋式采收网的贝类养殖采收装置,包括预埋在滩涂泥沙下方的采收网,采收网在厚度方向上至少由两层采收网单体叠放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机、安装在牵引机上的采收仓总成、安装在牵引机尾部的起网分离机构;
采收仓总成包括安装在牵引机左右两侧的传送通道、安装在牵引机头部的采收仓;传送通道的末端与采收仓的顶部开口对接连通;传送通道的中部在竖直方向上开有通槽;通槽内在长度方向上滑动连接有传送筛;传送筛的下端在竖直方向上固定有传动杆;传送通道下端安装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传动杆的末端与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输出端联动;
起网分离机构位于两个传送通道后端部之间;起网分离机构包括竖直安装在牵引机尾部的支撑框;支撑框顶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采收网转轴;在支撑框的前部,牵引机上转轴连接有动支撑框;动支撑框的上端转轴连接有驱动轮;动支撑框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轮联动;动支撑框的上部与牵引机之间转动连接有A液压升降杆;在支撑框的后部有倾斜设置的三角形振动板;三角形振动板的背部安装有偏心振动电机;三角形振动板与牵引机之间通过弹簧螺栓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预埋式采收网的贝类养殖采收装置的起网分离机构还包括与采收网宽度配合的压网装置;所述压网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每个支腿下端均安装有压轮;支撑架的中部与牵引机之间连接有B液压升降杆。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预埋式采收网的贝类养殖采收装置在三角形振动板的上部,牵引机上安装有指向三角形振动板的冲洗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预埋式采收网的贝类养殖采收装置的牵引机采用履带底盘行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通和水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通和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