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大载重自爬式筒形结构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4053.9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陈逯浩;申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E04G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载重 爬式筒形 结构 施工 平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层主体结构施工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大载重自爬式筒形结构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超高层结构筒体结构施工,现在多采用筒子模、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或液压爬模系统进行。然而,前述三种形式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筒子模需人力提升,提升阶段操作工人需要在模架内部进行操作,不利于工人的安全作业,且筒子模不能用于尺寸较大筒形结构的施工,局限性强;二是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结构复杂,整体架构庞大,适用于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但对于单个筒体的施工则显得不够灵活,其顶层的钢桁架也不利于预埋钢结构的吊装,整体适应性较差,且成本较高,不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三是液压爬模体系适用于竖向墙体的施工,但因为需要墙体预埋件作为架体的悬挂承力结构,其承载能力较弱,没有堆载材料的能力与空间,影响了工人的施工效率,不利于筒体结构墙体的快速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大载重自爬式筒形结构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超高层结构筒体结构施工装备安全性不高、承载能力较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组合式大载重自爬式筒形结构施工平台,包括架体、堆载平台、模板系统以及爬升系统,所述架体包括上部施工节和下部爬升节,所述堆载平台包括上部主堆载平台和下部次堆载平台,所述上部主堆载平台与所述上部施工节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次堆载平台与所述上部施工节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爬升系统包括导轨和液压系统,核心筒墙体沿高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有核心筒预留孔,所述下部次堆载平台下方设有承载钢梁;施工状态下,所述承载钢梁通过其两端的伸缩牛腿搁置于所述核心筒预留孔内,作为施工状态下施工平台的支撑;爬升状态下,承载钢梁两端的伸缩牛腿核心筒墙体从核心筒预留孔内收回,并跟随平台同步爬升;所述模板系统通过手拉葫芦设置于架体中部的水平钢梁上;所述导轨通过预埋件设置于下部爬升节对应的核心筒墙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主堆载平台上铺设钢走道板,所述钢走道板中部设有一块搁置于堆载平台梁上的可开合式翻板,所述翻板下端设有至少三个内嵌式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与设置于架体下端的钢管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拉葫芦上部能够沿着水平钢梁内部的钢管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手拉葫芦与水平钢梁、模板系统通过锁紧形式的连接挂钩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施工平台由若干单元拼装组合而成,每个单元均设有所述爬升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系统中包括平面模板和角部连接模板,其中,所述角部模板为单片组装式。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与所述下部次堆载平台相连通,所述架体靠近内侧的一面设有围护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大载重自爬式筒形结构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下层钢筋中预埋上爬锥,组装模板,核心筒墙体浇筑、养护;
步骤二、绑扎上层钢筋,拆模,并将模板采用手拉葫芦吊装至上层备用;
步骤三、下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爬升扣,油缸手柄下扳,提升导轨,将导轨顶部提升至下层新安装的爬升扣处,并卡入爬升扣中,关闭油缸手柄,收缩伸缩牛腿以及承载钢梁支腿,油缸手柄上扳,爬升架体,待架体爬升到位后插上承力销和防护销,并将承载钢梁两端的伸缩牛腿伸入预留孔内;
步骤四、待爬升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组装模板,核心筒墙体浇筑、养护;
步骤五、重复所述步骤二至步骤四,直至完成整个核心筒墙体施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式大载重自爬式筒形结构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该施工平台包括架体与堆载平台两部分,其中架体分为上部施工节和下部爬升节,堆载平台包括上部主堆载平台和下部次堆载平台,上部主堆载平台与上部施工节的顶端螺栓连接,下部次堆载平台与上部施工节的底端螺栓连接,模板体系通过手动葫芦挂设于架体伸出的挂模梁上;下部爬升节采用液压动力利用核心筒墙体预埋件作为固定点,带动上部施工节沿导轨向上爬升,爬升到位后将承载钢梁支腿深入核心筒墙体预留孔内,此时爬升结束,开始进行对应层核心筒墙体施工。在核心筒墙体施工过程中,主、次两个堆载平台拥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可以为本层核心筒墙体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提供堆放场所,待本层核心筒墙体施工完成后需要爬升进行下一层施工时,钢筋等材料已基本耗尽,保证了施工平台爬升过程中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模壳内置钢管束混凝土墙
- 下一篇:预制带叠合梁模壳围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