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排气设备的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2703.6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3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M·克劳泽;J·黑贝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贝斯佩歇排气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1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卫娟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排气 设备 消声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排气设备的消声器,其包括废气引导管(20)和在所述废气引导管(20)的第一连接区域(24)中通过螺纹式嵌接与其连接的壁板(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排气设备的消声器,借助该排气设备将在车辆中的内燃机中产生的燃烧废气排放向周围环境。
背景技术
由DE102005026376A1已知一种消声器,在该消声器中用作废气引导管的进气管在第一连接区域中与设置在消声器内部的壁板相连并且在第二连接区域中与包围消声器内部空间的外部壁板相连。在第一连接区域中,所述进气管设置有环状的成形部,该成形部可以沿周向完全延伸或者具有多个环形节段。为了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相连,所述壁板在第一相对连接区域中具有构造在管状的突缘中的、用于相应进气管的容纳开口。所述管状的突缘在其内周区域上具有卷边状的成形部,第一连接区域的环状的成形部为了与所述壁板相连而能够嵌接定位到或卡锁到所述卷边状的成形部中。
DE102010015322B4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气设备的消声器,在该消声器中用作进气管的废气引导管在第一连接区域中具有环状的凹陷部。在第一连接区域中需与废气引导管相连的壁板中设置有用于废气引导管的容纳开口,该容纳开口具有多个沿周向相继的且包围该容纳开口的接片。为了将废气引导管与所述壁板相连,废气引导管的锥形引入端部被推入到容纳开口中。在此,这些接片沿废气引导管的运动方向偏转,直到它们嵌接到或卡锁到废气引导管的环状的成形部中。在替换的构造方案中,在废气引导管的两个以轴向间距相对彼此定位的环状的成形部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各接片的环状的凹陷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排气设备的消声器,在该消声器中,废气引导管能够以简单且稳定的方式与壁板相连。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用于排气设备的消声器得以实现,其包括废气引导管和在废气引导管的第一连接区域中通过螺纹式嵌接与该废气引导管连接的壁板。
通过在废气引导管和需与该废气引导管连接的壁板之间生成螺纹式嵌接,实现稳定的、易于制造的、基本上不允许在这两个构件即废气引导管与壁板之间进行相对运动的连接。
为了能够在废气引导管与壁板之间提供螺纹式嵌接,有利的是,在废气引导管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该外螺纹结构例如可以通过沿废气引导管的管纵轴线的方向螺旋线状地、即基本上绕线状地环绕的成形部来提供。
为了能够在此与壁板产生稳定的嵌接提出:所述成形部在各沿管纵轴线的方向相继的成型区域之间提供螺槽(Gewindegang)。嵌接到该螺槽中的壁板因此通过在沿轴向方向在其间构成所述螺槽的成形区域沿轴向方向稳定地、有益地基本上无运动间隙地保持。
如果成形部为了提供至少一个绕匝、优选至少两个绕匝而沿周向基本上无中断环绕地构造,则能够在废气引导管与壁板之间实现在周边上基本上均匀且稳定的连接。沿周向无中断环绕的成形部能够提供相应无中断环绕的螺槽,该成形部的替换方案是:也可以沿周向提供相继的成形节段,这些成形阶段提供沿周向相应分段的螺槽。
在由于制造简单而有利的构造方案中可以规定:成形部构造有基本上恒定不变的螺纹顶半径(Gewindescheitelradius)或/和螺槽底部半径(Gewindegangbodenradius)。
在替换的构造方案中,成形部可以设置有向着废气引导管的管端的方向变小的螺纹顶半径。这引起至少在废气引导管的外侧上变细的、优选基本上锥状变细的结构,其在建立与壁板的螺纹式嵌接时简化了废气引导管沿管纵轴线的相对壁板的限定的定位。
为了提供与第一连接区域的螺纹式嵌接,构造在壁板上的第一对应连接区域可以包括废气引导管容纳开口并且还包围所述废气引导管容纳开口地包括多个沿管纵轴线的方向可偏转的嵌接接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贝斯佩歇排气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埃贝斯佩歇排气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