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成用户场景的增强现实视频信息的方法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2139.8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0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K9/00;H04N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甘章乖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成 用户 场景 增强 现实 视频 信息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成用户场景的增强现实视频信息的方法与设备;本申请通过网络设备的图像匹配识别与用户设备的图像校准识别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与存储容量受限,只能实现简单的人脸识别的局限,从而将可识别对象范围有效地扩大到用户场景中的任意场景对象,在本申请中,由于用户设备对应的任意场景对象都可以被识别和重新合成,因此本申请所生成的增强现实视频信息,相比于传统的视频应用、或是现有的增强现实的用户视频聊天应用,视觉突破将十分明显,用户所见的增强现实视频信息变化性将大大增强,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交互趣味性,优化了用户的智能化视频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成用户场景的增强现实视频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围绕人脸识别技术的美化聊天视频的移动应用产品,这些移动应用产品的功能基本是:移动设备对视频中人脸进行识别建模后,再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对人的头部/脸部画面进行虚拟物件的添加以实现人脸美化。由于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与存储容量受限,移动设备只能实现简单的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的现实增强在交互模式上比较单调,无外乎美颜,如脸部变形,以及为用户的头部增加少数的一些虚拟首饰等,因此与传统的视频应用相比,现有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用户视频聊天应用并没有明显的视觉突破,用户的的智能化视频体验并不丰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增强现实进行用户场景视频呈现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端生成用户场景的增强现实视频信息的方法,包括:
将用户场景对应的第一视频流的视频关键帧发送至对应的网络设备;
获取网络设备基于图像匹配识别确定的、与所述视频关键帧对应的场景对象相关信息;
基于所述场景对象相关信息,对用户设备采集到的第二视频流的目标帧进行图像校准识别;
基于所述图像校准识别的结果,将相应的的虚拟对象与所述第二视频流合成为增强现实视频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生成用户场景的增强现实视频信息的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的用户场景对应的视频关键帧,其中,所述视频关键帧是基于用户设备采集的场景对象对应的第一视频流确定的;
对所述视频关键帧进行图像匹配识别,用以确定与所述视频关键帧对应的场景对象相关信息;
将所述场景对象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生成用户场景的增强现实视频信息的用户设备,包括:
视频关键帧发送装置,用于将用户场景对应的第一视频流的视频关键帧发送至对应的网络设备;
场景对象相关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基于图像匹配识别确定的、与所述视频关键帧对应的场景对象相关信息;
图像校准识别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场景对象相关信息,对用户设备采集到的第二视频流的目标帧进行图像校准识别;
合成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图像校准识别的结果,将相应的的虚拟对象与所述第二视频流合成为增强现实视频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生成用户场景的增强现实视频信息的网络设备,包括:
视频关键帧获取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设备的用户场景对应的视频关键帧,其中,所述视频关键帧是基于用户设备采集的场景对象对应的第一视频流确定的;
图像匹配识别装置,用于对所述视频关键帧进行图像匹配识别,用以确定与所述视频关键帧对应的场景对象相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