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钞方法及运钞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2020.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邱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G1/02 | 分类号: | E05G1/02;E05G1/10;E05G1/04;E05B65/52;E05B4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涉及一种金融存储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钞方法及运钞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资金运送过程往往存在较大的危险,时有抢劫事件发生,而犯罪分子一旦得手,由于现存的运钞箱结构简单易于损坏,势必造成财物的丢失;而携带大量现金的人也往往会有错失不慎丢掉存储箱,造成财物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钞方法及运钞箱。确保运钞箱始终在不间断锁定状态下转移,防止运钞箱抢劫案的发生,保证在运输过程中采用较为安全牢固的运钞箱,则可以避免意外事件造成的财物灭失。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运钞箱,其组成包括:下箱体,所述的下箱体通过合页连接上盖,所述的下箱体的后部中间具有强力电磁吸片,所述的强力电磁吸片两侧分别安装有拉手组合,所述的拉手组合上连接有拉手弹簧和拉手轴,所述的拉手轴连接在下箱体上,在下箱体的两侧部具有提手,所述的上盖和所述的下箱体的内部具有上盖内盖和下箱体内箱,所述的上盖内盖和所述的下箱体内箱之间具有自锁条,所述的上盖内盖的内侧还具有报警装置。
所述的运钞箱,所述的上盖的上表面上具有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有显示器、控制键盘和指纹密码锁,所述的上盖和所述的下箱体内还具有撞击传感器,所述的撞击传感器连接GPS定位装置。
所述的运钞箱,在所述的上盖的前表面上和所述的下箱体的前表面上分别安装有前锁扣上部和前锁扣下部,所述的前锁扣上部和所述的前锁扣下部通过前锁轴互相连接。
所述的运钞箱,所述的上盖上还具有电源装置,所述的电源装置分别连接控制装置、各路传感器。
一种利用所述的运钞箱的运钞方法,(1)首先打开电源装置的电源开关,启动控制装置;(2)检查、调试各部工作是否正常;(3)待各部工作正常后将所运输物品安放在运钞箱的内部箱体内;(4)关闭箱体上盖,通过设置指纹密码,锁定运钞箱,同时启动各传感器和定位装置;(5)将运钞箱放置在装卸架上,放置过程中要先将箱体后部的拉手掰扯出,并使拉手放入拉手固定槽内;(6)通过使用装卸架的控制面板调整使强力电磁吸盘通电工作,并通过车辆的油压系统工作,使装卸架上的油缸工作,油缸带动油缸伸缩杆工作;(7)在控制面板的设置过程中首先将指纹密码锁按要求进行设定,指纹密码设定后,整个装卸架及所运输物品的箱体就完全被保护起来,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运钞箱在装卸架上是不可能被拆卸下来的,只有将运钞箱砸破,而砸破运钞箱的后果是使运钞箱内的撞击传感器将运钞箱受撞击的信号传给运钞箱底板中隐藏的带有报警蜂鸣器的GPS定位装置,启动向外发射大功率蜂鸣报警并通过GPS实时定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运钞箱,运钞箱保护系统,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内层、感应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箱体表面设有密码锁和指纹识别锁,所述密码锁和指纹识别锁与所述感应装置相连通,所述自锁结构接收来自感应装置的信息并作出反馈,所述自锁结构上设有自锁条,所述自锁条可以相互咬合锁死箱体,所述箱体和箱盖上还设有防破坏感应装置。
本发明的运钞箱,所述的防破坏感应装置连接报警装置,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互联网实时跟踪运钞箱,保证其一直在警方监控中。
本发明的运钞箱,所述的密码锁组合所对应的为一系列密码,包括财务主管、使用者、押运者和管理者,如在指纹识别锁上识别不到四者的指纹,当第三者的指纹在箱体上出现三次时拿出、则箱体的报警装置启动。
本发明的运钞箱,箱体所使用的键盘密码锁和指纹识别锁控制前系统所和系统内部的自锁条的开启。
本发明的运钞箱,所述的箱体的拉手,在箱体运输时使用,其余时间关闭,所述的箱体的提手在不使用时回缩贴合与下箱体的壁板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开盖)。
附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后视)。
附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侧视透视)。
附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A处放大)。
附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附图6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前视)。
附图7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侧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学院,未经哈尔滨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