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线行星减速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9831.5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袁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正敏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线 行星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摆线轮、曲杆组成啮合副,通过行星运动而构成的减速机,简称摆线行星减速机。属于机械传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利用摆线作为齿形曲线,利用行星运动机构来组成减速装置的,早有应用,本申请人仅选用当前1个应用较多的产品和1项2008年授权的专利,作为技术背景进行论述:
1,RV式E型和C型减速机,是目前工业机器人上应用较多的产品,但有下列缺陷:
①它不是单纯地用摆线啮合副构成,而是采用了与渐开线啮合副混合构成,而且在其C型中为了构成中心孔,采用了三级传动中有一级并非减速而是增速的‘浪费行为’。
②它的初级传动渐开线齿轮啮合副中,必定有侧隙和空回,按《RV技术资料集》载:‘侧隙0.035-0.18。空回1弧分’。必定损失传动刚性和定位精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必定在其它方面增设‘修正措施’。
③它的终级传动是摆线针轮行星减速装置,其行星运动的轨迹,是靠4个零件来维持;其扭矩的传递链条,又靠另外4个零件来构成.多达8个零件构成的运动链条上,其工作终端的定位精度,难免出现‘积累误差’,所以在该《RV减速机技术资料》P57-58中,虽以“弹簧常数”(如在RV-100C型中,扭矩100kgf.m时,空转1arc.min;而弹簧常数也达52kgf.m/arc.min)来委婉表达,但也难掩真相。
④它没有自锁性,停电瞬间会受惯性驱动而出现生产事故或安全事故。为此,必须安装‘失电制动器’。
⑤它的零件数量非常多,为摆线轮齿数的2倍以上,按《RV减速机技术资料集》P91,从‘结构图’上,可以清晰地数出有80多个零件,而且其中大多数零件都要求加工精度极高,这种结构本身,不适应即将到来的3D打印技术特性,难免遭到淘汰的可能。
2,中国专利:“内摆线行星传动装置”,专利号ZL200610001307.9。从申请人自己撰写的《推荐资料》中,也可以看出下列缺点:
①该文中:“鸟笼式输出轴”,“多个传力销”组成的“行星轮”……等内容,说明其结构特征与摆线针轮减速机的特征有许多共性,只是将外摆线齿轮,改为了内摆线齿圈,其摆线的二维坐标参量方程式,参数接近,项数相同,当遇到滚圆半径与基圆半径相加的计算时,只需将加号改为减号就行了,并没有脱胎换骨地改变多少特性。严格地说,它只是摆线针轮减速机的衍生物,算不上真正义意上的创新和发明。
②该文中:“具有调隙功能,可减小间隙回差……”就是在承认有齿间侧隙和回差。
所以,上述RV式减速机的缺点,此专利技术也仍然存在。
③该文中:“此外,摆线轮修形理论的新研究成果,可提高减速器的传动精度和承载能力……”据了解,国内多家仿制RV式的厂家的技术人员(包括某些领导技术权威人士),不止少数几家步入这个陷阱,至今执迷不悟。
实际上“摆线轮修形理论”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它违背了“摆线”名称的科学定义:“一个圆(滚圆)沿着另一固定圆(基圆)作无滑滚动,滚圆圆周上一点的轨迹,就是摆线。”请注意:定义“滚圆圆周上一点”,按数学逻辑就是表明“圆周上任何一点”的说法,不可随便视而不见。
同时,在《工程数学》相关资料中还明确指出:“摆线三大特征……之一是,摆线啮合对轴间距变化敏感。”
因此,“修形论”者,必定靣临两大难题:
一是滚圆(或其短幅或其平移距)被“修形”成为“非圆形”后,还叫“滚圆”吗?还能“无滑滚动”吗?
二是滚圆(或其短幅或其平移距)被“修形”成为“非圆形”后,必定导致轴间距(间隙)变化,还能排除“对轴间距变化敏感”的问题吗?
所以,有的人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和经费,至今尚无一例成功的报道。
④从该文中的附图照片中看到,轴向尺寸较大。而RV式之所以适应于机器人关节轴使用,是因为它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径向尺寸大于轴向尺寸2倍以上的“铁饼状”;二是便于穿线、穿轴的“中心孔”(RV-C)。但是,该《推荐资料》照片特征并不具备这两个重要条件。
针对上述缺点和问题,本发明则仅用摆线啮合副构成,没有渐开线啮合副所带来的“齿间侧隙”,而且只有减速,没有增速的“浪费行为”,只用二级传动也能构成足够大的“中心孔”。并从结构原理上带来4个优点:
1,每级传动链的零件仅有2个;且无齿形侧隙,可以提高运动刚性和定位精度。
2,零件总数只有上述两种减速机的1/5-1/4。经过设计对比计算,在相同规格型号、相同输入、输出功能参数、相同外形尺寸、相同精度的条件下,加工难度更小,生产成本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正敏,未经袁正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