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8329.2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9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令鹏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机动车辆 驾驶员 视觉 盲区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消除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受机动车辆固有结构设计的限制,机动车辆驾驶员坐在驾驶位置时,会有部分视野被机动车辆固有部件阻挡,形成驾驶员视觉盲区。目前市场上解决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摄像头拍摄驾驶员视觉盲区的影像,通过处理计算,按照比例缩放到车辆中控显示屏或者额外增加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如泊车辅助影像系统或车辆360°影像系统,该技术方案的主要缺点为:机动车辆驾驶员需要观察中控显示屏或者额外增加的显示屏,分散了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安全隐患;显示的影像信息虽按比例进行缩小,但仍然不直观。另外,现有技术中有将摄像头拍摄的驾驶员视觉盲区影像进行处理并采用投影装置投射在汽车部件表面的方案,但该技术方案的成本较高,系统较复杂,需要在车内设计额外的投影装置安装点,而投影装置会产生较强的光照和较大的热量,加速周边零部件的光、热老化,投影设备的冷却也会增加车内噪音源。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的消除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除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辆驾驶座舱内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部件上安装柔性透明显示屏,通过与影像处理控制器和摄像头连接,柔性透明显示屏中显示出驾驶员视线中被阻挡的视觉盲区影像;所述视觉盲区影像的信息通过安装于机动车辆上的一个或多个摄像头获得,影像信息经过影像处理控制器处理使其与驾驶员视野相拼接,进而传输至柔性透明显示屏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影像处理控制器中设置有机动车辆驾驶员眼球位置坐标信息,通过该信息模拟驾驶员视觉盲区影像的角度和范围,进而对影像进行处理和拼接,于柔性透明显示屏中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机动车辆上安装有检测驾驶员眼球位置的摄像头传感器,所述摄像头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机动车辆驾驶员眼球位置信息实时传输至影像处理控制器,从而对视觉盲区影像进行角度和范围的精确处理和拼接。
进一步地,所述影像处理控制器通过读取整车CAN信息对视觉盲区影像的处理和拼接进行修正;影像处理控制器所读取的整车CAN信息被显示于柔性透明显示屏中。
进一步地,所述影像处理控制器对整车CAN信息及摄像头拍摄到的移动目标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于柔性透明显示屏中显示出提示信息。
一种消除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机动车辆驾驶座舱内阻挡驾驶员视线部件上的柔性透明显示屏,与所述柔性透明显示屏相连接的驱动背板,拍摄所述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影像的一个或多个摄像头、连接于摄像头和驱动背板间的影像处理控制器以及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透明显示屏为柔性透明液晶显示屏、柔性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柔性透明碳纳米管显示屏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柔性透明显示屏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0%。
进一步地,所述影像处理控制器与整车CAN相连接;所述影像处理控制器中设置有机动车辆驾驶员眼球位置坐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消除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的设备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动车辆上检测驾驶员眼球位置的摄像头传感器,所述摄像头传感器与所述影像处理控制器相连接。
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消除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柔性透明显示屏安装于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阻挡部件上,令其按照视觉原比例拼接显示视觉盲区影像,使得驾驶员获取视觉盲区影像更方便、更直观,无需分散精力或进行分析判断;用于显示驾驶员视觉盲区影像的柔性透明显示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发热量小,无需额外设计安装结构和冷却系统,不影响车辆原有的视觉效果、车内空间以及车内环境;柔性显示屏上可显示整车CAN信息,方便驾驶员获得行车信息,辅助驾驶员做出行车判断。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设备连接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机动车辆驾驶员视觉盲区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柔性透明显示屏安装位置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1.柔性透明显示屏;2.驱动背板;3.摄像头;4.影像处理控制器;5.电源;6.摄像头传感器;7.整车CAN;11.A柱;12.B柱;13.C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令鹏,未经曾令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街景采集方法和系统、车辆
- 下一篇:实景定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