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映射的个性化隐私信息检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8191.6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4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玲;赵大鹏;李财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7 | 分类号: | G06F16/2457;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陈靓靓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映射 个性化 隐私 信息 检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映射的个性化隐私信息检索方法,数据交易平台的买卖双方协商得到检索的参照列,卖方对其数据记录进行伪ID编号进行数据映射,并采用不可逆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参照列数据密文,一起发送给买方,买方采用相同的不可逆加密算法获取查询参照列数据密文,查询得到对应的伪ID,根据隐私要求参数k生成(k‑1)M个假伪ID,然后将(k‑1)M个假伪ID和M个所需检索数据对应的伪ID构建k匿名集合发送给卖方,卖方将检索得到的数据记录集发送给买方,买方根据其真实检索参照列数据对应的伪ID在检索记录集中筛选出所需检索记录,得到检索结果。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买方检索内容和意图隐私的良好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交易中的信息检索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数据映射的个性化隐私信息检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数据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工业界都希望可以得到满足生产和研究的数据,并且数据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商业组织或研究机构等各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输入来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但是数据是复杂的,多变的,因此,各行业就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搜索有用信息来满足自身需要。但这样有可能导致个体查询内容隐私以及查询方的商业意图的泄露,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解决私密信息(如日常习惯、不良历史、信誉程度、以往病史等)方面的研究,以确保信息的利用在满足行业需求的同时能保证个人隐私以及商业意图不被泄露。正是这样的需求使得安全可信的数据交易平台应运而生,为用户提供保护数据主体隐私的安全隐私平台。
在各种保护隐私的数据检索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隐私信息检索保护模型,隐私信息检索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虽然一些方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随着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隐私信息检索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许多行业为了保护数据查询提供方的利益以及查询方的商业利益,引入了隐私信息检索方法。
在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之后,各种数据不断融合,各大机构都有足够多的数据,但是当他们想通过其他机构查询数据的时候,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数据给数据提供方,然而对于此种需求目前行业内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数据映射的个性化隐私信息检索方法,实现对买方检索内容和意图隐私的良好保护。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基于数据映射的个性化隐私信息检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交易平台的买卖双方协商得到检索的参照列R;
S2:卖方将其数据库中的数据记录进行伪ID编号,对每条数据记录中参照列R的数据采用不可逆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参照列数据密文,卖方将每条数据记录的伪ID和参照列数据密文发送给买方;
S3:买方在自己所要检索的数据中提取参照列R对应的数据,采用与卖方相同的不可逆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在所接收到的伪ID和参照列数据密文中查询得到检索参照列数据密文对应的伪ID,然后生成(k-1)M个假伪ID,其中k表示买方的隐私要求参数,k>1,M表示买方检索参照列数据个数,将(k-1)M个假伪ID和对检索参照列数据对应的伪ID构成k匿名集合,发送给卖方;
S4:卖方根据买方所发送来的k匿名集合,在其数据库中检索得到数据记录集,发送给买方;
S5:买方接收到检索记录集后根据其真实检索参照列数据对应的伪ID在检索记录集中筛选出所需检索记录,得到检索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线电缆技术基础数据生成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再密封包装封合膜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