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浇注钢锭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8117.4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包燕平;张超杰;王敏;蒋伟;赵立华;张乐辰;王睿;郭建龙;安航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7/12 | 分类号: | B22D7/12;B22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注 钢锭 保护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注钢锭用保护装置,用于冶金行业铸造钢锭的浇注过程。它包括吹气环、保护箱、保护箱内衬和密封圈,吹气环固定在中注管上沿,保护箱固定在吹气环上沿,吹气环与中注管、保护箱与吹气环之间均使用密封圈进行密封。吹气环内腔为圆或椭圆环形,其外侧与氩气导入管连接,内侧均匀分布圆柱状出气孔,可以使氩气通过吹气环均匀的进入保护箱与中注管围成的空间内。保护箱中下部呈圆锥筒状,上部呈直筒状,可以使腔内氩气高速向上喷出保护箱上端口,从而有效阻止空气进入中注管,避免钢液的二次氧化,提高钢锭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浇注钢锭用氩气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锭生产的浇注过程中,从钢包下水口流出的高速钢液周围气压较小,其附近的空气将会被卷吸进入中注管,进而被卷入钢液内部并随着流股进入钢锭模,导致钢液发生严重的二次氧化。
目前,在钢锭生产中所采用的保护浇注装置的主要结构是在钢包底座的下水口周围安装氩气环吹装置,在浇注过程中氩气在钢流周围形成气幕保护层,但是由此所形成的氩气幕容易受自然风的影响,保护效果很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浇注钢锭过程存在的二次氧化问题,提出一种保护浇注装置,使钢液在浇注过程中不会因吸气而发生二次氧化,提高钢锭质量。
一种浇注钢锭用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吹气环、保护箱、保护箱内衬和密封圈,所述的吹气环固定在中注管上沿,保护箱固定在吹气环上沿,并使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保护箱中下部呈圆锥筒状,上部呈直筒状;吹气环内腔为圆或椭圆环形,其外侧与氩气导入管连接,内侧均匀分布有20-40个圆柱状出气孔。
所述保护箱中下部为圆锥筒状,其直径与吹气环配合;上部为直筒状,其内径为钢包下水口内径的2-4倍,高度为70-100mm。
在钢锭浇注过程中,氩气通过氩气导入管进入吹气环,再经吹气环的出气孔流出,然后分成两股分别向上和向下流动。在保护箱圆锥筒状内腔的作用下,向上流动的氩气流速越来越大,最后在保护箱上部直筒状内腔的作用下竖直向上流出,从而有效的阻止空气流入中注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浇注钢锭用保护装置不依附于钢包底座,可以提前将其安装在中注管上,使铸锭生产流程的更加紧凑,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减少铸锭操作导致的钢液温降,节约能源。
2)本发明所述的内腔为圆或椭圆环形的吹气环,保证了氩气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注流钢液周围,提高保护浇注的稳定性。
3)本发明所述的下部呈圆锥筒状上部呈直筒状的保护箱,可以实现保护箱内氩气加速向上流动,使保护箱上部开口处具有高速向上的氩气流,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止空气被卷吸进入中注管,避免钢液的二次氧化,提高钢锭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图1所示吹气环的俯视图。
图中:1-氩气导入管;2-吹气环;3密封圈一、3-1密封圈二;4-保护箱;5-保护箱内衬;6-中注管;7-浇口砖;8-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浇注钢锭用保护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吹气环2、保护箱4、保护箱内衬5和密封圈一3、密封圈二3-1。吹气环2固定在中注管6上,保护箱4和保护箱内衬5固定在吹气环2上,吹气环2与中注管6之间、和保护箱4 与吹气环2之间分别使用密封圈一3和密封圈二3-1进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