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7342.6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路凯;何伟;苏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4 | 分类号: | H01Q1/44;H01Q1/36;H01Q1/50;H01Q1/48;H01Q5/28;H01Q5/335;H01Q5/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王毅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系统,包括闭合的金属环和设于金属环所围区域内的电路板。电路板包括馈电部分和接地部分,金属环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接地部分短接的第一接地点,金属环位于两个第一接地点之间的部分为所述天线系统的辐射体。辐射体上设有与馈电部分电连接的第一馈电点、与第一馈电点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馈电部分和所述接地部分电连接的第二馈电点和与接地部分电连接的第二接地点。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馈电点与第二馈电点中仅有一个与馈电部分接通的匹配电路。本发明的天线系统通过多点馈电及匹配电路实现不开缝隙的金属框天线设计,且仅用金属环上的同一个辐射体就能实现低频、中频和高频段的全频段覆盖,天线尺寸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朝着轻薄化发展,传统的天线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消费者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轻、薄的极致追求。为适应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发展,出现了全金属背壳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金属框天线结构也应运而生。
但是相关技术的金属框天线结构需要在金属边框上开缝,金属框天线通过断缝或开口向外辐射或者接收电磁能量。而金属框上的断缝或开口会影响全金属背壳的整体一致性,因此无断缝的金属框天线结构成为如今的研究热点。无断缝的金属框天线结构的设计以loop天线为基本架构,但loop天线要求尺寸较大,是有断缝天线结构尺寸的2倍,且当需要实现多个频段的覆盖时,需要利用金属环上的多个不同部分作为辐射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天线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断缝、尺寸小、频率覆盖广的天线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系统,包括闭合的金属环以及设于所述金属环所围区域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外边缘与所述金属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电路板包括馈电部分和接地部分,所述金属环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接地部分短接的第一接地点,所述金属环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点之间的部分为所述天线系统的辐射体,所述辐射体上设有与所述馈电部分电连接的第一馈电点、与所述第一馈电点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馈电部分和所述接地部分电连接的第二馈电点,以及与所述接地部分电连接的第二接地点;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与所述第二馈电点中有且仅有一个与所述馈电部分接通的匹配电路。
优选的,所述匹配电路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与所述馈电部分连接或断开的第一开关、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馈电点与所述接地部分连接或断开的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串联于所述第一馈电点与所述馈电部分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馈电点与所述接地部分之间;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同时接通或者断开。
优选的,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接地点与所述接地部分连接或断开的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地点与所述接地部分之间。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均断开且所述第三开关接通时,所述天线系统的工作频段范围为700-960MHz和2300-2690MHz。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均接通且所述第三开关断开时,所述天线系统的工作频段范围为1710-2170MHz。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开关均断开时,所述天线系统的工作频段范围为3.3-3.6GHz。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三开关均为射频开关。
优选的,所述金属环包括相对设置的较长侧边以及与两所述较长侧边相连且相对设置的较短侧边,两所述第一接地点分别设于两所述较长侧边上。
优选的,所述金属环还包括连接两所述较长侧边的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金属环由非晶合金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73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