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尘桶网罩及吸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4666.4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恽为民;吴兵勇;庞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罩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尘桶旋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尘桶网罩及具有该尘桶网罩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尘桶旋风过滤在吸尘器中运用广泛,旋风过滤的原理是利用旋风产生的离心力,使用时,旋风的气流顺着尘桶壁旋转而能量逐渐减弱,则灰尘和空气进行分离,灰尘受自重而沉落在尘桶底部,空气则被释放回大气中。尘桶旋风过滤的优点在于尘桶可以利用离心力过滤灰尘,同时,尘桶可重复使用,属于非消耗性过滤部件,投入成本较低。
在尘桶网罩上设有多个通孔,灰尘和气流通过通孔进入到尘桶网罩内,但是,目前,尘桶网罩一般都是由垂直设置的通孔组成,即通孔垂直穿过尘桶的外壁形成尘桶网罩。实际应用过程中,气流的速度较大,在通过通孔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使用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尘桶网罩及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流速度较大,通过通孔时产生的噪音较大,舒适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尘桶网罩,包括呈筒状的网罩主体,所述网罩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网罩主体外壁至内壁方向依次包括缓冲段和进气段,所述缓冲段的轴线和所述进气段的轴线非共线,所述缓冲段和所述进气段之间设有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段和所述进气段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部。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孔呈矩阵状排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尘桶,所述尘桶的顶部设有机头,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尘桶的侧壁上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连接有吸尘头,所述尘桶内设有尘桶网罩;
所述尘桶网罩的顶端与所述机头连接,所述尘桶网罩的底端设于所述尘桶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尘桶网罩内设有二次分离网罩,所述二次分离网罩上设有网孔;
所述二次分离网罩包括直筒部和锥形部,所述锥形部设于所述直筒部的底部,所述锥形部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直筒部的顶部与所述机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网孔为垂直设于所述二次分离网罩外壁上的垂直网孔。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口上设有封盖,所述尘桶网罩与所述封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提供的尘桶网罩,使用时,网罩主体上的通孔为非垂直型的孔,包括缓冲段,缓冲段与进气段之间的轴线非共线,即气流进入通孔后,在桶内增加折弯,使气流增加了一道旋风,可对气流进行缓冲降速,进而降低气流摩擦产生的噪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尘器,使用上述尘桶网罩,在确保可正常分离灰尘和空气的同时,降低使用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尘桶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尘桶网罩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中:
1、网罩主体;2、通孔;3、缓冲段;4、进气段;5、尘桶;6、机头;7、二次分离网罩;8、封盖;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尘桶网罩,包括呈筒状的网罩主体1,网罩主体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2,通孔2沿网罩主体1外壁至内壁方向依次包括缓冲段3和进气段4,缓冲段3的轴线和进气段4的轴线非共线,缓冲段3和进气段4之间设有夹角。
该尘桶网罩上的通孔2为非垂直型结构,即通孔2具有一定的弯折,缓冲段3和进气段4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使用时,气流首先进入到缓冲段3,由缓冲段3进入到进气段4增加的一道折弯,气流会增加一道旋转,改变气流的方向,可有效的降低气流的流动速度,气流缓冲降速后,继续通过进气段4,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落在尘桶网罩的底部。
缓冲段3和进气段4之间有夹角,起到缓冲降速的作用,相应的缓冲段3和进气段4可以为非直线设置,可以为曲形结构,即通孔2的形状近似于S形结构。
缓冲段3和进气段4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部。采用弧形过渡的方式,气流流动时得到一定的缓冲,气流经过缓冲段3降速缓冲后,并非直接作用到进气段4上,可通过弧形过渡部进行过渡,进而避免直吹产生噪音。
多个通孔2呈矩阵状排列。通孔2在网罩主体1上均匀有序的排列,可使气流同样的有序的进入到网罩主体1内,缓冲降速后,在网罩主体1内使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下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4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风筒、龙卷风尘气分离结构和手持式吸尘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