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成型管道式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4598.1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3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梁少华;梁远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艾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1/04 | 分类号: | B65G51/04;F16L1/024;F16L1/12;F16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刘黎明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成型 管道 交通运输 网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式交通运输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移动平台上采用螺旋管在线成型与3D检测技术进行运输管道的连续生产、铺设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真空管道运输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由张耀平教授等专家申请的大量专利已被受理,报道称,首先将真空管道磁悬浮概念引进中国的科学家是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张耀平,他在2007年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后金项目“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基础研究”(项目编号:50678152)后,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真空管道运输研究所,使得真空管道运输这一“运输革命”变为现实。
在传统的螺旋管成型技术方案中,管道是生产一段后切开,铺设时将每一段再进行焊接,无法做到连续的生产和铺设。同时采用传统的螺旋管在线成型技术,在焊接管道时通常遇到不同的复杂焊缝问题,提高了焊接的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铺设时工程量极大,且受环境影响大,在海下、地下不易实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连续生产、铺设的管道式运输网络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线在线成型管道式交通运输网络系统,所述系统是由区域之间多条管道呈网络状进行连接而成;所述系统包括可移动式工作平台、封闭式管道及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所述
可移动式工作平台,由封闭式真空管道构成,所述真空管道在海面上或地上的移动平台上进行连续生产,并铺设于海底或地下恒温层的管道路基上;
封闭式真空管道,由多根两端密封的螺旋管构成,并通过3D传感器对螺旋管生产线集成控制;
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由区域之间多条真空管道形成运输网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选取在地下或海下的恒温层进行管道的铺设,这样可以避免因温差产生的管材形变,同时采用螺旋管在线成型和3D检测技术在海上、地上的移动平台上进行管道的连续生产、铺设,可以克服多种困难工况,使真空管道交通运输由设想变为现实,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大大的提高管道质量和节省建造成本,并且可以提高管道的建造、铺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海上工作移动平台铺设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旋管在线成型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3是螺旋管在线成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4是管道运输系统运输过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成型管道式交通运输网络系统,该系统是由区域之间多条管道呈网络状进行连接而成;所述系统包括可移动式工作平台、封闭式管道及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所述
可移动式工作平台,由封闭式真空管道构成,所述真空管道在海面上或地上的移动平台上进行连续生产,并铺设于海底或地下恒温层的管道路基上;
封闭式真空管道,由多根两端密封的螺旋管构成,并通过3D传感器对螺旋管生产线集成控制;3D传感器对螺旋管生产线集成控制:通过间隙控制与错边控制、焊缝跟踪与检测,记录不同的复杂的焊缝结构,精确有效的进行反馈控制,这样可以应对各种管道形状接口焊接情况。焊接时,内焊、外焊同时进行,最大程度降低管道因焊接产生的形变,也极大的提高了焊接效率。
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由区域之间多条真空管道形成运输网络。
上述可移动式工作平台在地面、地下或海下的恒温层建设一个封闭式管道,抽取真空,在管道内无空气阻力、无摩擦力的环境下进行交通运输。其地下或者海下选取恒温层进行管道的建设,恒温条件下,可以避免螺旋管道因温差产生形变。
在进行海下管道建造时,在海面上搭建一座可以移动的海上工作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实现管道的连续生产、铺设,也可以大大的提高管道的防腐性。
在进行地下管道建造时,地面上有一辆可以移动的车辆作为地面工作平台,通过移动公路平台,可以实现管道的连续生产、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艾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艾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4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