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00kV大角度阶梯式地线单回路钻越塔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22914.1 | 申请日: | 2017-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9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枫;刘建伟;李金超;郝艳勇;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10;E04H12/24;H02G7/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马倩倩 |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500 kv 角度 阶梯 地线 回路 钻越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钻越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500kV大角度阶梯式地线单回路钻越塔。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新建500kV线路钻越500kV及以上线路的情况逐渐增多,在线路钻越时,有时候由于钻越塔结构的限制,目前结构的钻越塔只能采用绕行、升塔改造等方式,这使架设线路的技术方案变的非常复杂、可能需要停电施工、施工难度大、投资高、不方便运行维护。
目前,500kV单回钻越塔大部分采用耐张塔型式,因为耐张塔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铁塔的呼高,在保证工程建成后的电气间隙和环境影响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的基础上,以减小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走廊宽度,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输电线路的走廊资源。但耐张塔由于跳线的存在塔头结构比较复杂,塔头高度难以压缩,跳线弧垂往往制约着铁塔呼高的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500kV大角度阶梯式地线单回路钻越塔,以满足电力系统特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用于500kV大角度单回路钻越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00kV大角度阶梯式地线单回路钻越塔,包括塔身、上层地线横担和下层导线横担,所述上层地线横担设置在塔身塔头的顶部,所述下层导线横担设置在塔身上上层地线横担的下部;
塔身处于钻越处,所述上层地线横的下部设置三根钻越侧地线挂点;塔身处于非钻越处,所述上层地线横的上部设置非钻越侧地线挂点,实现地线的阶梯式挂法;
所述下层导线横担为正梯形结构,其上分布若干跳线串挂点和导线前后侧挂点,实现导线水平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地线横担为倒梯形结构,倒梯形结构的两个外侧端均设有向下延伸的三角形结构;倒梯形结构上部的横支撑杆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个非钻越侧地线挂点,倒梯形结构的两个三角形结构底端和上层地线横担的下部的横支撑杆连接塔身的其中一处均设有钻越侧地线挂点。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导线横担分为上下一体设置的内角侧导线横担和加长外角侧横担,加长外角侧横担的长度大于内角侧导线横担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导线横担的两端、中部三个位置处的分别设有导线前后侧挂点,加长外角侧横担两端及内角侧导线横担中部靠外的前后侧设有跳线串挂点;具体的,所述下层导线横担的钻越外侧设置外相耐张挂点、中部设置中相耐张挂点、钻越内侧设置内相耐张挂点,所述中相导线通过硬跳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的内角侧通过软跳线连接,外角侧和中相导线通过硬跳线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采用地线悬阶梯式挂法、导线水平排列方式进行钻越塔的设计和优化,解决现有耐张塔由于跳线的存在塔头结构复杂,塔头高度难以压缩的问题;
(2)导线的内角侧通过软跳线连接,外角侧和中相导线通过硬跳线连接。尤其首创地采用将中相导线悬挂于塔身进行硬跳线,不仅使塔头布置的电气性能更加优化,而且外形美观、结构合理。
(3)塔头尺寸较常规500kV钻越塔(14m塔头)可以大大压缩,既可以节省钢材,又可以充分满足跨越点处电气距离要求。
(4)所述塔身具有钻越方便、结构合理、外形美观等优点,其在现场的使用将有利于优化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特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在遇到交叉跨越条件下,本技术方案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钻越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钻越塔的跳线串风偏间隙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非钻越侧地线挂点,2-钻越侧地线挂点,3-跳线串挂点,4-导线前后侧挂点,5-塔身,6-上层地线横担,7-内角侧导线横担,8-加长外角侧横担。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例及实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2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眩玻璃高压纳米级喷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清洗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