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2609.2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顾长才;王奇;龚政;李志强;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系统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涉及到污水的净化、复氧、快速加氧技术,整个过程中不添加生化菌,完全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不断加快,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大量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由于处理不当,导致水质发黑发臭,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市容市貌,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近年来国家花大力气投入到污水治理工程。
污水治理不仅要清除水中的杂物,更要想方设法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多少与水质好坏至关重要,水中溶解氧含量过低,则水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降解就会产生过多有害物质,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同时,水中溶解氧含量过低,水中的生物将会因缺氧而无法生存。因此对污水进行处理,在解决浑浊度的基础上,还必须解决水中溶解氧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套可以净化污水、能够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污水处理效果显著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机、沉淀池、快速加氧系统三部分,所述过滤机位于沉淀池上方,沉淀池与快速加氧系统连通;所述沉淀池包括①号沉淀池,②号沉淀池,③号沉淀池,各沉淀池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溢流坝。
所述①号沉淀池,②号沉淀池,③号沉淀池大小相同,均为砼结构,池子的面积大小根据污水处理量设定,所述溢流坝高度依次递减。
所述过滤机由电机,进水口,支架,轴承,转轴,出水筒,喷淋系统,挡板筒,排渣筒,集渣池组成;所述出水筒、挡板筒、排渣筒三者焊接在一起,出水筒、挡板筒、排渣筒轴线在一条直线上,转轴贯穿出水筒、挡板筒、排渣筒中,出水筒通过转轴与电机连通,进水口开设在出水筒的右侧端面上,在出水筒的右端连接有轴承,轴承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在一起,电机设置进水口上方,出水筒的右端及排渣筒的左端同时设有支架,出水筒上方安设喷淋系统,排渣筒下方设集渣池。
优选地,所述电机上安装有减速器。
优选地,所述出水筒筒壁上布满3~5mm孔径的小孔,出水筒为圆台形状。
优选地,所述排渣筒的筒壁为一根以上钢管纵横交错焊接而成的格珊状。
基于上述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为污水先经由过滤机进行过滤,进而依次经过①号沉淀池,②号沉淀池,③号沉淀池进行沉淀和复氧,再进入快速加氧生态系统进行加氧处理后得到净化加氧过的水。净化加氧后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达到6.5mg/L以上,一次加氧可以做到保氧时间在36h以上,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快速加氧生态系统为根据我方已有专利(授权号:CN 203976496 U)研制的空化机。
本发明在保障处理污水浑浊度的基础上,还可将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加到6.5mg/L(一年的平均值)以上,一次加氧可以做到保氧时间在36h以上,可使得处理之后的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污水处理系统中过滤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电机1,进水口2,支架3,轴承4,转轴5,出水筒6,喷淋系统7,挡板筒8,排渣筒9,集渣池10,①号沉淀池11,②号沉淀池12,③号沉淀池13,溢流坝14,快速加氧系统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过滤机进水口2开设在出水筒6的右端,因为出水筒6在运作过程中,将保持一种旋转的状态,为了保持进水管道的稳定,设计为进水管道的直径略小于出水筒右端面开设的孔径,同时将进水管焊接在支架上,以确保进水管的稳定。
如图1所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过滤机的电机1设置在高于进水口的位置(在进水口以上50cm处),以防止电机被水淋到进而损坏,电机配套安装减速系统,使转速降低至6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2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催化氧化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SCR脱硝催化剂防中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