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周期通孔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1301.6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郑飞;陈梅;周达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F01D5/08;F02C1/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61205 | 代理人: | 韦全生,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期 通孔腔体 旋转 热电 转换 装置 | ||
1.一种周期通孔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腔体(1)、叶轮体(2)、发电机(4)、上支撑体(3)和下支撑体(5),其中:
所述加热腔体(1),包括相互固定的加热腔盖(13)和加热板(15),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加热腔盖(13),其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孔(12),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上盖板(14);所述加热板(15),用于吸收反射器反射的光能并传导到密闭空腔内,其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
所述叶轮体(2),包括叶轮(21)和叶轮轴(24),所述叶轮(21)的外形轮廓尺寸与加热腔体(1)上的密闭空腔的尺寸相等;所述叶轮轴(24)采用空心结构,其上设置有上进气孔(23)和下进气孔(25);
所述上支撑体(3),包括支撑架(31);
所述发电机(4),包括转子(43)、定子(44)、机箱(41)和机箱盖(42);
所述下支撑体(5),包括法兰盘(51);
所述加热腔体(1)通过上支撑体(3)与机箱盖(42)的一端连接,机箱盖(42)的另一端通过机箱(41)与下支撑体(5)相连接,叶轮(21)安装在加热腔体(1)的空腔内,叶轮轴(24)与转子(43)相连;叶轮轴(24)的一端与上盖板(14)套接,另一端与发电机机箱(41)套接;所述叶轮(21)通过加热腔体(1)侧壁上的排气孔和叶轮轴(24)上的进气孔的周期性打开,加热腔体(1)内的热空气驱动叶轮轴(24),带动转子(43)相对于定子(44)旋转,实现热电转换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通孔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2),其位置靠近加热腔盖(13)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通孔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1)其叶片采用空间曲面结构,且相邻叶片沿轴向方向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通孔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15),采用耐高温、热传导系数高且辐射率低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通孔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15),其中心位置通孔的上沿位置设置有环状凸台(16),该环状凸台(16)沿径向设置有进气的开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通孔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孔(23),其数量至少为2个,且相对叶轮体(2)的旋转中心轴线等间距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通孔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气孔(25),其数量至少为2个,且相对叶轮体(2)的旋转中心轴线等间距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通孔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1),其叶片数量为3的整数倍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通孔腔体旋转式热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其数量至少为3个,且相对叶轮体(2)的旋转中心轴线等间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13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