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瓶输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9234.4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3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发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发绍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58;A61M5/162;A61M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张璐;林潮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吊瓶输液管,不仅可以在将药瓶内药液导入输液管的过程中不进入空气,进而达到不浪费药液的目的,而且针头设计成L型,减少输液时滚针的概率,还将穿刺头上的孔设计至穿刺头下部,在瓶内药液剩至瓶嘴位置时,不用手动将穿刺头向下拉就可以使瓶内药液流至输液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吊瓶输液管。
背景技术
输液管是一种主要用具静脉注射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在药液与静脉之间的通道的常见的一次性的医疗耗材,输液管在输液之前需要先将药瓶内的药液导入输液管内,并且需要将输液管内的空气排出,在这一过程中会浪费药液,所以设计了这种新型吊瓶输液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瓶输液管,不仅可以将药瓶内药液导入输液管的过程中不进入空气,进而达到不浪费药液的目的,而且针头设计成L型,减少输液时滚针的概率,还将穿刺头上的孔设计至穿刺头下部,在瓶内药液剩至瓶嘴位置时,不用手动将穿刺头向下拉就可以使瓶内药液流至输液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吊瓶输液管,包括输液管、通气管、连接装置、储液装置、输液装置和流速调节装置,不仅可以在将药瓶内药液导入输液管的过程中不进入空气,进而达到不浪费药液的目的,而且针头设计成L型,减少输液时滚针的概率,还将穿刺头上的孔设计至穿刺头下部,在瓶内药液剩至瓶嘴位置时,不用手动将穿刺头向下拉就可以使瓶内药液流至输液管。
连接装置包括卡片、药液导入孔、穿刺头和胶管,卡片设置在胶管下端,穿刺头设置在胶管上端,药液导入孔设置在穿刺头上,并且药液导入孔与胶管相互连通,胶管的长度与吊瓶瓶口胶盖相同。
储液装置包括圆球、储液管、辅助导管和阀门,圆球设置在储液管内部,辅助导管设置在储液管下端,阀门设置在辅助导管上。
输液装置包括导液管、保护管、塑料软管、连接杆、针管和把手,保护管的一端设置在导液管内,保护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导液管外,塑料软管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杆上端,塑料软管的另一端穿过保护管上的孔设置在导液管上方,连接杆设置在针管上,把手设置在导液管上。
输液管设有2个,一个输液管的一端设置在连接装置中的胶管下端,输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储液装置中的储液管上端,另一个输液管设置在储液装置中的储液管下端,并且储液装置中的辅助导管的另一端与输液管相互连通,输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在输液装置中的导液管上端,流速调节装置套在输液管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吊瓶输液管所述的药液导入孔设有多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吊瓶输液管所述的储液管外壁有弹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吊瓶输液管所述的圆球是空心球,圆球能漂浮于药液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吊瓶输液管所述的圆球的直径是输液管直径的2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吊瓶输液管所述的圆球不受浮力时将储液管下端的口封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吊瓶输液管所述的塑料软管与保护管连接处设有密封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吊瓶输液管所述的针管可在导液管上滑动。
本发明一种吊瓶输液管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吊瓶输液管,不仅可以在将药瓶内药液导入输液管的过程中不进入空气,进而达到不浪费药液的目的,而且针头设计成L型,减少输液时滚针的概率,还将穿刺头上的孔设计至穿刺头下部,在瓶内药液剩至瓶嘴位置时,不用手动将穿刺头向下拉就可以使瓶内药液流至输液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发绍,未经林发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9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皮肤痈肿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剂
- 下一篇:益气消瘀消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