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重复控制的三相整流谐波的消除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9163.8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洪;高孝君;黄氏秋江;郑仁峰;苏威霖;刘守松;田联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1/12 | 分类号: | H02M1/12;H02J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郑浦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重复 控制 三相 整流 谐波 消除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重复控制的三相整流谐波的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首先在建立第一PI控制器模型以及带补偿器且反馈回路中加入衰减环节的重复控制器模型,所述重复控制器模型中补偿器为带相位补偿和幅值补偿的第二PI控制器模型;
S2、获取三相PWM整流器交流侧的三相电流ia、ib和ic;
S3、将三相电流ia、ib和ic坐标变换到d-q两相正交坐标系中,得到d-q两相正交坐标系下的两相电流id、iq;
S4、获取三相电流在dq轴上的电流给定值id*和iq*;
S5、将电流id和电流给定值id*作减法运算后分别输入至步骤S1中建立的第一PI控制器模型和重复控制器模型中,由第一PI控制器模型进行PI控制后输出第一值,由重复控制器模型进行重复控制后输出第二值;将电流iq和电流给定值iq*作减法运算后分别输入至步骤S1中建立的第一PI控制器模型和重复控制器模型中,由第一PI控制器模型进行PI控制后输出第三值,由重复控制器模型进行重复控制后输出第四值;
S6、将第一PI控制器模型输出的第一值和重复控制器模型输出的第二值进行叠加,在叠加过程中,三相PWM整流器产生的谐波扰动串入,产生控制量Ud;将第一PI控制器模型输出的第三值和重复控制器模型输出的第四值进行叠加,在叠加过程中,三相PWM整流器产生的谐波扰动串入,产生控制量Uq;
S7、将两相控制量Ud和控制量Uq通过坐标变换到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中,得到α-β两相坐标系中的控制量Uα和控制量Uβ;
S8、将控制量Uα和控制量Uβ信号进行脉冲调制处理后传送至三相PWM整流器的IGBT开关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复控制的三相整流谐波的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PI控制器模型和带补偿器且反馈回路中加入衰减环节的重复控制器模型由通过DSP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复控制的三相整流谐波的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控制器模型包括加法运算环节、第一延时环节、第二延时环节和补偿器;加法运算环节的其中一个输入作为重复控制器模型的输入,加法运算环节的输出分别传送至第一延时环节和第二延时环节,第二延时环节的输出传送至补偿器;第一延时环节处于重复控制器模型的反馈回路中,在其之后加入衰减环节,反馈信号经过第一延时环节和衰减环节后传送至加法运算环节的另一个输入;
所述补偿器由相位补偿环节、幅值补偿环节和PI控制环节组成;第二延时环节的输出通过相位补偿环节和幅值补偿环节后输出至PI控制环节;PI控制环节的输出作为重复控制器模型的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重复控制的三相整流谐波的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控制器模型的离散传递函数G(z)为:
其中CPI(z)重复控制器模型中补偿器的离散传递函数;Q(z)为重复控制器模型反馈回路中加入的衰减环节对应的衰减量;所述z-N为N个单位的延时,是第一延时环节和第二延时环节的延时,N为一个周期内的采样点数;zk为重复控制器模型中补偿器中的相位补偿,即相位补偿环节所做的相位补偿,其中k为一系数,取1或2,kr为重复控制器模型中补偿器中的幅值补偿,即补偿器中幅值补偿环节所做的幅值补偿;kp为补偿器中PI控制环节的比例系数,ki为补偿器中PI控制环节的积分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91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