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片自动整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8943.0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时刚;时福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时新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47/8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整理 | ||
1.一种板片自动整理机,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的左侧是向下倾斜的,并且该机架(1)的右侧上部同样是向下倾斜的;一进板斗(2)和一收板机构(3),进板斗(2)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左侧下部,而收板机构(3)与机架(1)的右侧下部连接;一用于将进板斗(2)内的板片朝着所述收板机构(3)的方向输送的板片输送机构(4),该板片输送机构(4)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一用于将出自所述板片输送机构(4)的板片推至所述收板机构(3)的板片转移助推机构(5),该板片转移助推机构(5)在对应于收板机构(3)的左侧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还有一板片防跌落导向机构(6)、一用于将所述进板斗(2)内的板片推向所述板片输送机构(4)的推板机构(7)和一拨板机构(8),板片防跌落导向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机架(1)的左侧上部的位置设置在机架(1)上并且与所述板片输送机构(4)相配合,推板机构(7)在对应于所述进板斗(2)的下方的位置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与所述的板片输送机构(4)传动连接,拨板机构(8)在对应于推板机构(7)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机架(1)上并且同样与所述的板片输送机构(4)传动连接;所述的机架(1)由机架前、后墙板(11、12)、机架左、右导板(13、14)和机架底板(15)组成,机架前、后墙板(11、12)彼此对应,并且机架前墙板(11)在与机架底板(15)保持垂直的状态下与机架底板(15)的前侧边缘部位固定,而机架后墙板(12)同样在与机架底板(15)保持垂直的状态下与机架底板(15)的后侧边缘部位固定,机架左导板(13)以倾斜状态设置,并且该机架左导板(13)的前侧与机架前墙板(11)的左上沿固定,而机架左导板(13)的后侧与机架后墙板(12)的左上沿固定,在机架左导板(13)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左导板分隔条(131),各两相邻的左导板分隔条(1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板片左导向腔(16),在左导板分隔条(131)的上部前侧固定有一板片上挡板(1311),在左导板分隔条(131)的中部后侧固定有一板片下挡板(1312),而在左导板分隔条(131)的下部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拨料板槽(1313),机架右导板(14)同样以倾斜状态设置,并且该机架右导板(14)的前侧与机架前墙板(11)的右上沿固定,而机架右导板(14)的后侧与机架后墙板(12)的右上沿固定,在机架右导板(14)上以间隔状态设有板片右导向腔(17),该板片右导向腔(17)与所述的板片左导向腔(16)相对应并且相通,由所述机架前、后墙板(11、12)、机架左、右导板(13、14)和机架底板(15)共同围合的空间构成为机架腔(18),所述的进板斗(2)在对应于所述机架底板(15)左端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机架前、后墙板(11、12)之间,所述的收板机构(3)与所述机架右导板(14)的下方相对,所述的板片输送机构(4)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后墙板(11、12)的左侧之间,所述的板片转移助推机构(5)在对应于所述机架右导板(14)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前、后墙板(11、12)之间,所述的板片防跌落导向机构(6)在同时对应于所述机架前墙板(11)以及机架后墙板(12)的左侧的位置与机架前墙板(11)以及机架后墙板(12)的上部固定,所述推板机构(7)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底板(15)的左端,所述的拨板机构(8)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后墙板(11、12)之间并且与所述拨料板槽(1313)相配合;所述的板片输送机构(4)包括主动输送带辊(41)、从动输送带辊(42)、板片输送带(43)、减速箱固定板(44)、输送带驱动电机(45)、输送带驱动减速箱(46)、主动链轮(47)、从动链轮(48)和传动链条(49),在主动输送带辊(41)的前端和后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各延伸有一主动输送带辊轴头(411),前端的主动输送带辊轴头(411)通过主动输送带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11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前墙板(11)的顶部,后端的主动输送带辊轴头(411)同样通过主动输送带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11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后墙板(12)的顶部,在从动输送带辊(42)的前端和后端的端面的中央位置各延伸有一从动输送带辊轴头(421),前端的从动输送带辊轴头(421)通过从动输送带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211)转动地支承在机架前墙板(11)的左端下部并且探出从动输送带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211),后端的从动输送带辊轴头(421)同样通过从动输送带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211)转动地支承在机架后墙板(12)的左端下部并且同样探出从动输送带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211),板片输送带(43)的数量与所述板片左导向腔(16)的数量相等并且与板片左导向腔(16)相对应,该板片输送带(43)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输送带辊(41)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输送带辊(42)上,在板片输送带(43)朝向外的一侧的表面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凸起于板片输送带(43)的表面的带齿(431),各两相邻带齿(431)之间距离与所要输送的板片的长度相适应,板片输送带(43)与所述板片上挡板(1311)以及板片下挡板(1312)之间均保持有空隙(432),该空隙(432)的高度与所要输送的板片的厚度相适应,减速箱固定板(44)位于所述的机架腔(18)内并且该减速箱固定板(44)的左侧通过固定板销轴(442)与减速箱固定板支承座(441)的左侧上部铰接,而减速箱固定板(44)的右侧通过一对固定板涨紧螺杆(443)与减速箱固定板支承座(441)的上部连接,输送带驱动电机(45)与输送带驱动减速箱(46)传动配合并且由输送带驱动减速箱(46)连同输送带驱动电机(45)固定在减速箱固定板(44)上,主动链轮(47)固定在输送带驱动减速箱(46)的输送带驱动减速箱输出轴(461)上,从动链轮(48)固定在主动输送带辊(41)上,传动链条(49)的一端套置在从动链轮(48)上,另一端套置在主动链轮(47)上,在所述机架右导板(14)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板片右导向腔(17)的位置开设有推板凸轮让位腔(141),所述的板片转移助推机构(5)与该推板凸轮让位腔(141)相对应,在所述机架前墙板(11)的左侧上部固定有一前墙板螺杆(111),而在所述机架后墙板(12)的左侧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前墙板螺杆(111)的位置固定有一后墙板螺杆(121),所述的板片防跌落导向机构(6)设置在前、后墙板螺杆(111、121)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板片左导向腔(16)的上部的位置与所述的板片输送带(43)相配合,在所述机架底板(15)的左端固定有一对滑块导轨(151),所述的推板机构(7)与一对滑块导轨(151)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从动输送带辊(42)传动连接,在所述进板斗(2)的进板斗底板(21)上并且朝向所述机架左导板(13)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推板滑动孔(211),该推板滑动孔(211)的数量与所述板片左导向腔(16)的数量相等并且与板片左导向腔(16)相对应,所述的推板机构(7)与推板滑动孔(211)相配合,所述的拨板机构(8)在对应于所述拨料板槽(1313)的位置与所述的从动输送带辊(42)传动连接,在所述机架底板(15)的左端固定有一挡料板固定座(152),在该挡料板固定座(152)上固定有挡料板(1521),该挡料板(1521)的数量与所述板片左导向腔(16)的数量相等并且对应于板片左导向腔(16)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时新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时新热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89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