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型高阻燃透气防水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8784.4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7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万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4 | 分类号: | B32B3/24;B32B27/20;B32B27/36;B32B37/02;B32B37/15;B32B38/00;B32B3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型 阻燃 透气 防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型高阻燃透气防水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超薄型高阻燃透气防水膜包括内层、功能层和表层,所述内层、功能层和表层从下至上依次贴合设置,所述内层和表层均为高分子薄膜,所述功能层为微孔膜,所述内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10~35%,所述功能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40~60%,所述表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10~25%。与之相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薄型高阻燃透气防水膜的制备方法,步骤1:分别制备高分子薄膜和微孔膜;步骤2:将高分子薄膜和微孔膜对正后进行热压;步骤3:将复合薄膜进行拉伸后退热。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且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延展性好且产品轻薄,适合各种环境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薄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高阻燃透气防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用防水透气膜是一种新型的健康环保的新型节能材料。防水透气膜在加强建筑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气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滋生霉菌,保护物业价值,并完美实现了防潮与人居健康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节能材料。
申请号为:201480047883.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气膜,该防水透气膜具有:非多孔性树脂薄膜,其形成又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通孔,以及拒液层,其形成在树脂薄膜的主面上且在与对个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通孔以直线延伸并且具有15μm一下的直径。该防水透气膜主要通过在各层薄膜上,添加通孔,以及和通孔相对的开口以形成防水透气膜,该防水透气膜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且加工工艺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又如申请号为:201510954559.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复合膜,包括七层结构,所述保护层A通过所述黏胶层A与所述支撑层连接,所述支撑层通过所述黏胶层B与所述防水透气膜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通过黏胶层C与保护层B连接,所述保护层A、黏胶层A、支撑层、黏胶层B、黏胶层C和保护层B上都设有对应的孔,在该孔处,覆盖有所述防水透气膜。该专利公开的防水透气复合膜设置有七层结构,具有防水透气的功能但是厚度较厚,进一步限制了透气的功能。
再如申请号为:20122048492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阻燃型建筑用防水透气膜,该防水透气膜包括阻燃型防水透湿层和阻燃型补强层,2-3层的防水透湿层和补强层相互紧密贴合形成一体膜状结构。所述防水透气膜由一层防水透湿层和一层补强层构成。所述防水透气膜由外层的防水透湿层、中间层的补强层和内层的防水透湿层构成。所述防水透湿层和补强层之间通过熔融复合或在两者之间设置热熔胶树脂来复合。该建筑用防水透气膜通过增加多层功能层来实现,如防水透湿层盒阻燃型补强层,不但厚度较厚,且多层之间的粘合力度要求较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水透气薄膜不具备良好的阻燃效果且厚度较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型高阻燃透气防水膜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薄型高阻燃透气防水膜,包括内层、功能层和表层,所述内层、功能层和表层从下至上依次贴合设置,所述内层和表层均为高分子薄膜,所述功能层为微孔膜,所述内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10~35%,所述功能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40~60%,所述表层占复合膜总厚度的10~25%。
在此基础上,所述高分子薄膜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组分:
其中,所述高分子粘结剂为环氧胶、杂环高分子胶或酚醛-丁晴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在此基础上,所述高分子薄膜包括以下原料组及重量组分:
其中,所述高分子粘结剂为环氧胶。
在此基础上,所述功能层微孔的直径大于0.004μm,且小于20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薄型高阻燃透气防水膜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8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