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头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7538.7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娜;占怡;张小瑞;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头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头盔,属于智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高频率的事故引起了越来越多人对交通安全的重视,机动车上配置的安全气囊能有效的保护车祸中的驾驶员,但是非机动车的驾驶员安全却无法得到保障,通常他们只有头盔作为保护装置,但是由于头盔的局限性,只能保护到驾驶员的头部,其余身体部位在车祸中处于敏感部分;同时,车祸的起因之一是人的反应速度无法跟上人的思维速度,从人意识到两车将要相撞到踩下刹车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当正常人集中精神时,反应时间为0.15秒-0.4秒。由此可以推断出,人们在开车时候的反应速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头盔,能够保证安全装置在驾驶员意识到危险存在时得到触发,给非机动车驾驶员提供了安全保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头盔,包括头盔本体以及与其相匹配的安全腰带,头盔本体佩戴在驾驶员头部,安全腰带佩戴在驾驶员腰间,头盔本体用于收集驾驶员脑电波,并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的结果值达到设置的阈值时,触发安全腰带对驾驶员进行安全保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头盔本体包括脑电波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处理器、单片机和头颅固定配件,脑电波传感器安装在头盔本体的顶部,驾驶员佩戴头盔本体的同时即进行无时间间隙测量;信号放大器、单片机和处理器安装在头盔本体的一侧,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脑电波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各种脑电波,由处理器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完成的信号由单片机进行接收;头颅固定配件安装在头盔本体内头顶中间位置,用于驾驶员进行佩戴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安全腰带还包括水平传感器和安全气囊装置,安全气囊装置均匀布设在安全腰带周围,且安全气囊装置的一侧均安装有水平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脑电波传感器用于测量驾驶员大脑皮层的脑电波信号,分别为δ波、θ波、α波和β波,其中δ波的频率范围为1Hz-3Hz,θ波的频率范围为4Hz-7Hz,α波的频率范围为8Hz-13Hz,β波的频率范围为14Hz-30Hz;当脑电波传感器连续五秒未检测到脑电波信号时,脑电波传感器自动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脑电波传感器预设的阈值为产生的数据由单片机进行接收,当脑电波信号达到阈值时,再由单片机传送将数据传送到水平传感器和安全装置,脑电波传感器第一次触发安全气囊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水平传感器内还安装有温度补偿,用于消除由于温度造成的零位角度漂移,产生的数据通过单片机接收;对水平传感器预设阈值为5°,当水平传感器角度达到阈值时,单片机将从水平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传送到安全装置上,第二次触发安全气囊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安全气囊装置内置有气囊,其由安全气囊装置进行控制。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非机动车驾驶员意识到自己(此时比值减弱)将要与车辆相撞时,安全气囊便会弹开,保护非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此意念安全头盔比起机动车上的安全装置,气囊弹出的速度更加快,有效的节省了人做出反应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侧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脑电波信号比值;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安全腰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安全气囊打开图;
图6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系统流程图。
图中:1为脑电波传感器,2为信号放大器,3为处理器,4为头颅固定配件,5为水平传感器,6为安全气囊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头盔,包括头盔本体以及与其相匹配的安全腰带,头盔本体佩戴在驾驶员头部,安全腰带佩戴在驾驶员腰间,头盔本体用于收集驾驶员脑电波,并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的结果值达到设置的阈值时,触发安全腰带对驾驶员进行安全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7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假发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设有脚蹼的防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