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流体切换装置及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6901.3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8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蒋青林;邓安鹏;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12;A61B1/015;A61M39/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切换装置 内窥镜 光源部 阀芯 进气口 密封圈 环绕设置 出气口 空气口 封堵 送水 送气 生产成本低 电气元件 完全隔离 导光部 灵敏度 水泄漏 阀体 省力 头端 紧凑 泄漏 组装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流体切换装置,在阀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空气口,阀芯一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一线圈,阀芯另一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二线圈,阀芯上设有用于封堵进气口或出气口的第一密封圈、以及用于封堵空气口的第二密封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头端、插入部、操作部、导光部和光源部,上述流体切换装置位于光源部内。本发明流体切换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巧,组装容易,生产成本低,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将流体切换装置设置在光源部内,能够有效缩减操作部的外形尺寸,并减轻了操作部的重量,使操作更方便、省力;同时,送气和送水动作完全隔离,不存在送水泄漏的危险,不会因水泄漏而影响其它电气元件,既安全又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流体切换装置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系统在医疗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其设置有向体腔内送气送液装置,可根据需要向体腔内送入水、药液、空气等。在现有的技术中,内窥镜送气和送液通过设置于内窥镜操作部上的流体切换阀来进行控制,该流体切换阀上分别设置有气入口、气出口、液入口和液出口,许多密封圈将阀腔隔离成几个腔体,通过按压切换阀顶端按钮改变隔离的腔体与上述四个出入口的相对位置来达到送气送液分离的目的。
目前而言,送气/送水流体切换阀大致有如下三类:
第一类:阀体上有气入口、气出口、液入口、液出口四个通道,两种工作状态(送水状态和送气状态),如专利CN201210311048.5和专利JP07275948,自然状态下,气体通过流体切换阀顶端通孔扩散到空气中,当仅堵住流体切换阀顶端通孔时,完成送气要求,当按下顶端按钮时顶端通孔同时被堵住,此时完成送水状态;
第二类:阀体上有气入口、气出口、液入口、液出口四个通道,三种工作状态(送水状态、送气状态、既不送水也不送气状态),如专利CN201380051292.5,自然状态下,阀芯将气入口和液入口均封闭,将阀杆旋转90°并堵住阀顶端通孔时,完成送气要求,当按下顶端按钮时顶端通孔同时被堵住,此时完成送水状态;
第三类:阀体上有气入口、液入口、气/液出口三个通道,如专利CN201310228237.0,两种工作状态(送水状态和送气状态),自然状态下,气体通过流体切换阀顶端通孔扩散到空气中,当仅堵住流体切换阀顶端通孔时,完成送气要求,当按下顶端按钮时顶端通孔同时被堵住,此时完成送水状态。
如图7所示,上述三类送气/送水流体切换阀P均是置于操作部中,占用了操作部内腔中的位置,阻碍了操作部体积的缩小,同时流体切换阀也增加了操作部的重量。另外,送气/送水流体切换阀置于操作部内腔中,如切换阀液入口或者液出口与水气管结合不牢靠,会导致液体漏出至操作部中,对操作部中电路板或者其他电气部分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内窥镜流体切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窥镜流体切换装置,包括阀体和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为管状结构,在阀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空气口,所述阀芯穿过阀体,该阀芯一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一线圈,阀芯另一端的外面环绕设置第二线圈,所述阀芯上设有用于封堵进气口或出气口的第一密封圈、以及用于封堵空气口的第二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6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带粘尘器
- 下一篇:一种多光谱内窥镜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