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环绕声音频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5645.6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2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戴荣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5/04 | 分类号: | H04R5/04;H04S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乐 真人 节目 环绕声 音频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环绕声音频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5.1环绕声是一种环绕立体声的组成标准。它包括了5个全频带声道和 1个低频效果声道。5个全频带声道中有 1个声道送至中置扬声器,2个声道分别送至左前扬声器和右前扬声器,另外2个声道分别送至位于两侧的环绕扬声器。“.1”是低频效果声道,携带的低频声效可以由超低音扬声器来还原,这些声效可能更多的感觉到,而听不到, 所以LFE(low frequency effect)声道也被称为“.1”声道。5.1环绕声音频制作在电视台中已成为音频制作最重要的主流技术之一,很多大型综艺节目都越来越多的采用这一技术进行音频的制作和播出。当前影响真人秀节目中环绕声制作的主要障碍是没有建立起高效、专业、共享、分工合理的异步协同机制,致使视频和音频之间、音频各工种之间、音频和技术之间缺乏交流对接,最终导致环绕声音频制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乐类真人秀节目5.1环绕声音频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音乐类真人秀节目5.1环绕声音频制作方法,包括前期制作过程和后期制作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前期制作过程主要是通过基于音频与视频强弱相关性分类的多通道环绕声分类录音方法,把真人秀节目中现场乐队的分轨、干净的人声、以及现场观众的声音效果录制下来;
2)后期制作过程主要是建立异步协同的音频视频制作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视频剪辑、音乐混录、观效预混、修整对白、环绕声终混、输出、以及播出。
所述步骤1)的前期制作过程具体为:根据音频内容与视频内容相关性的强弱,将音频内容分为强相关性音频、弱相关性音频以及微相关性音频,强相关性音频包括现场语言、现场同期声、空间氛围声,弱相关性音频包括现场演唱声、乐器伴奏声,微相关性音频包括现场音效声、单机采录声;前期制作过程中,将强相关性音频与视频打包记录,存为同一个文件,将弱相关性音频以时间码为参考单独记录在音频工作站内,将微相关性音频作为后期制作过程的参考声音;音频和视频录制时,采用同一个时钟信号并保持严格的同步。
多通道环绕声分类录音方法是基于扩声环境下的同期分轨录音方法,采用近距离点话筒+空间环境话筒组合的方式进行拾音;在拾音时,应选择避开主扩声的区域拾取环绕声信号,环绕声话筒支架尽量高,为保证环绕信号有较好的空间感和群感,环绕声话筒支架应离声源5-8米,环绕话筒离主扩声的距离不要超过17米,主要的人声和乐器都采用近距离点话筒拾音,并用效果器创作出合理的空间;环境氛围除了环绕话筒拾取以外,为增加空间声场的厚度和颗粒感,还安排数只强指向性话筒辅助拾音。
所述步骤2)的后期制作过程具体为:将视频剪辑、音乐混录、以及观效预混、以及环绕声终混同步进行,且共享工程文件,实现异步协同;视频剪辑使用单声道参考音乐和参考观效进行初剪,在同一时间,音乐混录独立进行,同时,音效部分的环绕声观效也利用音频工作站内的多声道分轨信息进行提前预混,待预混完成将以工程文件方式推送给环绕声终混;待视频初剪完成,将基于AAF工程文件的视频剪辑信息推送至修整对白,对对白音频进行编辑和整理;待对白音频整理完毕,用它取代视频初剪中的相关音频;待视频精剪完成,将基于同一AAF工程文件的视频精剪信息推送至修整对白、观效预混和环绕声终混三个小组;此时,对白编辑小组将根据视频精剪信息再次整理对白素材,待整理完成后对白编辑小组以工程文件方式将信息推送给环绕声终混小组;与此同时,观效预混也在同步进行,待其完成也以工程文件方式推送给环绕声终混小组;至此,环绕声终混小组已获得了全部的音频混音素材,进行最终的混录工作;环绕声终混完成后,最终输出6个单轨的WAV文件,分别为左声道、右声道、中置声道、低音、左后环绕、右后环绕,用6个单轨的WAV文件对在最终的时间线上和单声道或立体声上的原有分轨音频一起替代,最后通过杜比编码器将环绕声的6个声道通过编码输出至播出介质。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前期制作过程基于扩声环境下的同期分轨录音方法可以较好地避开扩声干扰,制作出清晰、干净、自然的节目空间声场,同时,也保证了视频多通道剪辑和音频多通道混录都能独立进行,为后期制作过程节省宝贵的时间;后期制作过程的异步协同模式实现了对制作中关键节点的把握和高效的环绕声制作过程,控制整体制作速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5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